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建投-银行业“银行资产管理”系列深度之30:理财子权益投资,现状、难点和路径-230228

研报附件
中信建投-银行业“银行资产管理”系列深度之30:理财子权益投资,现状、难点和路径-230228.pdf
大小:100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建投-银行业“银行资产管理”系列深度之30:理财子权益投资,现状、难点和路径-230228

中信建投-银行业“银行资产管理”系列深度之30:理财子权益投资,现状、难点和路径-230228
文本预览:

《中信建投-银行业“银行资产管理”系列深度之30:理财子权益投资,现状、难点和路径-230228(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银行业“银行资产管理”系列深度之30:理财子权益投资,现状、难点和路径-230228(27页).pdf(2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理财子权益投资是大势所趋,未来银行理财将引导更多资金流入权益市场。但是目前理财资金权益类资产占比较小,权益资产占比和规模均在下降,且理财子发行的纯权益产品数量少,集中在头部机构。理财权益投资存在诸多的障碍,包括客户端、产品端、投研端和机制端,这也是权益投资受限的核心原因。未来理财子需在投研端、体制机制端、产品端和渠道端增强权益投研能力建设,搭建长期的权益投研体系,以此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和占比。
  尽管目前银行理财子对权益投资还处于初涉阶段,对仓位把控相当谨慎;但从中长期看,随着理财子公司的发展,预期未来理财产品将引导更多资金流入权益市场。原因主要在于:其一,官方积极出台理财子发行权益类产品利好政策;其二,对银行自身来说,增加权益投资是利率下行的有效对冲手段且权益类产品管理费是银行提升中间业务收入的有力工具;其三,理财子作为资管机构,提高权益投资领域的投研能力是其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四,居民对权益产品需求提高,理财产品种类更趋多元化。
  目前市场上,理财资金投向权益类资产的占比仍较小,权益资产占比和规模均持续下降。在产品类型方面,理财产品中权益类产品占比较低,理财子新发产品中纯权益产品较少。银行理财子公司总体上还是以布局较为稳健的“固收+”类产品居多,通过权益类产品和固收+混合类产品参与权益投资。
  全市场目前理财子发行的权益产品数量较少,且集中在头部机构。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依托母行资源优势和自身完善的投研体系,在发行权益类产品方面具备先发优势。理财子权益类产品破净亏损程度与公司全品类产品破净率有关。三大理财子中,光大理财和招银理财产品破净率相对较低,其权益类产品破净亏损程度也相对可控。
  2022年理财市场先后经历两轮超预期产品“破净潮”,理财产品纷纷破净,直接原因是底层资产价值下跌带来产品净值下跌。间接原因则是资管新规全面落实后,非标资产占比下降,收益稳定器作用下降,同时,随着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逐渐完成,投资者顺周期性投资行为进一步放大市场波动。面对资本市场波动对大类财富管理的影响,理财子公司应改变风险管理模式,从信用风险管理转向市场风险管理,回归资管本源,重视权益市场对理财产品净值的影响。同时,理财子应确保产品的及时兑付和流动性安全,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
  目前,理财子发展权益投资的主要障碍包括:一,客户端:净值化转型后,权益资产净值波动大,不符合既往理财客户偏好低回撤产品的特征;二,产品端:权益类产品发行难度较大,面临风险控制、投资决策与资金募集等难题;三,投研端:理财子权益投研能力较公募基金呈明显不足,对个股的把握和研究不够深入;四,制度端:理财子受限于商业银行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内部激励明显不足,理财子薪酬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
  长期来看,随着理财子投研和资管能力的不断增强,市场波动对含权类理财产品净值的冲击力有望下降,权益类资产将成为增厚理财产品收益的重要资产类别。理财子应抓住权益产品布局的时间窗口,加大权益类产品发行,建立独立的权益投研体系并完善体制机制,夯实中长期发展根据。同时,银行理财子有必要抓住私募理财业务机会,加强同业合作,进一步助力私人银行的发展,丰富自身理财产品体系并提升专业投资服务。在短期投研能力无法弥补的情况下,积极寻求委外合作,间接提高股票投资规模。除了直接布局权益市场外,也鼓励理财子增加FOF类产品发行,并积极布局REITS参与一级权益市场。
  风险提示
  1、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经济增速如果下行超预期,企业偿债能力削弱,资信水平较差的部分企业可能存在违约风险,从而引发银行不良暴露风险和资产质量大幅下降。
  2、银行信贷扩展受限。疫情可能存在反复,影响对公端企业经营和零售端客户消费,从而对信贷需求产生较大不利影响,资产规模扩张受限。
  3、NIM下滑幅度超预期;在LPR持续下调,信贷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银行贷款利率可能会超预期下降,同时负债成本率有可能超预期下行,导致NIM超预期下降
  4、房地产风险超预期;信用卡风险暴露。疫情反复,居民收入预期在下降,信用卡清偿能力降低,信用卡相关的不良率有可能回升,相关风险持续暴露带来银行资产质量相关风险的增加。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