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可转债研究:弱势下,更低的上限可能-230212

《兴业证券-可转债研究:弱势下,更低的上限可能-230212(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可转债研究:弱势下,更低的上限可能-230212(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转债本轮反弹有何特殊性?
在部分指数接近上轮反弹高点之际,转债体现出相对权益市场的疲弱。在A股上涨明显的同时,转债相对疲弱,这可能影响我们对于转债本轮上限的判断,而正股表现偏弱,是转债跑输的核心因素,而估值已经回升至前期水平。
同2022年7-8月对比,本轮转债中的小盘品种正股相对低7%左右,也反映出转债受益方向(科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子等)偏向传统赛道方向,在本轮并非核心受益板块,争议也相对更大。并且本轮扩散方向偏向新技术0-1阶段(钙钛矿、Chatgpt、固态电池等),而非整体性的新能源扩散。
结构上来看,近期可以观察到,一些传统赛道品种在1月强势表现后,估值重新出现了下行,反映出转债市场对于相关赛道板块的持续性有些质疑。本周一的下跌中,转债出现双杀,但在周四的反弹中,转债估值并未跟上,这可以观察到一些信号。
本轮转债后半段的表现,可能需要依赖传统赛道方向的表现,但相关板块的修复很难观察到强逻辑:1)短期数据空窗&外资持续性减弱,削弱了整体性行情继续演绎的力度。2)大切小,需要观察主题领涨板块的持续性,传统成长板块上涨受阻。3)一些潜在的风险可能打破对于行情接力的预期。
市场策略:自下而上挖掘机会,观察资金端变化
复苏短期缺乏一些数据上验证。市场短期向上的趋势未有支撑,市场依然演绎大切小,适度博弈主题机会依然是不错选择。另外,资金面方面,杠杆盘、外资的持续性是最重要的观察点。
转债:自下而上挖掘为主,仓位上侧重灵活性。在存量盘阶段,整体性机会暂时难见。转债想要重新达到2022年1月初、8月中的水平难度很大,但向下空间并不大,那么在仓位上,更需要灵活对待。
当出现正股&溢价率双杀阶段,需要敢于在结构上、仓位上偏积极。当然,反过来讲,“一口吃成胖子”的机会也不大,也要不吝兑现。在仓位和指数上短期难以见到大机会的时候,自下而上挖掘为主。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流动性变化超预期、监管政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