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钢铁行业周报:强预期与弱现实博弈-221218

《中信建投-钢铁行业周报:强预期与弱现实博弈-221218(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钢铁行业周报:强预期与弱现实博弈-221218(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钢铁行业一周点评
11月份钢铁行业价跌量缩,表现低迷。
11月份钢铁供需两端延续走弱。一方面海外央行持续加息缩表,且能源危机与高通胀并存,外需加速下滑,钢铁间接出口受到冲击;另一方面,11月份国内疫情波及面广,工业生产和居民消费均受到抑制,加之地产需求疲软,钢铁市场表现出价跌量缩的态势,11月份钢铁表观消费6970万吨(未考虑钢坯进出口和钢材库存变动),环比下滑8%,同比增长2%,增速较前值回落9pct。钢材主要品种螺纹、冷轧、中厚板等月度均价环比下跌130元、83元、166元。从供给看,11月份,全国生铁产量6799万吨,同比增加626万吨,1-11月份累计生铁产量7.95亿吨,同比降117万吨。11月份粗钢产量7454万吨,同比增加523万吨,1-11月份累计粗钢产量9.35亿吨,同比降1125万吨。由于去年12月份粗钢产量基数较高(8619万吨),叠加目前钢厂利润较差,开工率低,今年12月份产量仍将低于去年同期,因此,全年粗钢压减1000万吨任务完成压力不大。但成效一般,据统计局,今年前10个月钢铁行业总利润同比下降92%,自7月份开始连续4个月亏损,一方面是需求降幅大于供给;另一方面是生铁产量处于高位,在今年粗钢减量1125万吨中,生铁仅下降117万吨,而废钢用量下降1008万吨(不考虑高炉添加废钢的情况下),炉料需求未被有效遏制,推高了成本(尤其是焦煤),使得钢铁行业效益明显下滑,预计未来压产政策或进一步优化。
基建投资高位回升难掩地产下行拖累。
前11个月固定投资同比增长5.3%,增速回落0.5pct。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累计投资同比增长9.3%,虽增速回落0.4pct,但显著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且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较快,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增速良好,而随着2000亿元设备更新再贷款落地投放,制造业技改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同比增长9.1%。近日,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要“引导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加大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投资力度,扩大先进制造业领域投资”。总的来看,制造业在我国发展中居核心地位,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因此,我们认为中长期制造业投资保持“拓增量,强存量”的格局,制造业用钢需求整体向好。传统基建投资仍在提速,新基建方兴未艾。11月当月,广义/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3.9%/10.6%,增速较10月份较快1.1pct/1.2pct,传统基建中,铁路投资同比由降转为增长2.1%,道路运输投资同比增长2.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1.6%,新基建中充电桩同比增长69%,整体保持较快增长,不过进入12月份天气因素可能会对基建项目施工形成掣肘,但延后的实物需求有望在明年加速释放。而地产投资仍在下行,亟待托举政策发力。11月当月,地产投资、新开工、房屋销售、土地购置面积等分别同比下降19.9%、50.8%、33.3%、58.5%,降幅较上个月有所扩大,分别为3.9pct、15.7pct、10.1pct、5.5pct,疫情冲击叠加前期流动性制约,地产基本面依然孱弱,持续拖累需求下行。不过近期地产政策支持力度正在加大,日前,刘鹤副总理表示,针对当前地产出现的下行风险,“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12月份中央经济会议亦提出“支持住房改善”。地产回暖将显著提振钢材需求。
强预期与弱现实对垒,看好板块春季行情。
虽然11月份经济数据表现羸弱,但政策层面利好频发,使得近期钢价偏强运行,本周螺纹、线材、热轧等普碳钢录得60-160元不等涨幅,钢厂盈利水平亦有所改善,我们监控的螺纹、热轧、冷轧等吨钢利润分别回升了133元、94元、94元,不过整体仍在低位,分别为-199元、-259元、-570元。在弱现实与强预期的对垒中,期货表现则更为强势,我们观察到,螺纹和热轧期货主力合约出现鲜为少见的升水。短期来看,临近春节,工地陆续放假,需求即将步入真空期,而即将到来的感染高峰可能导致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大量人员离岗居家,宏观层面的利好短期兑现存在一定难度,钢价上行空间受限。不过中期来看,我们建议积极布局明年钢铁春季行情,一方面近期多次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和年末重大会议精神表明,政策重心由“疫情防控”向“稳增长”倾斜,叠加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的出台,需求端的预期逐步修复,市场信心正在重建;另一面当前行业处于低利润、低产量、低库存、高成本的“三低一高”状态,钢厂生产积极差,部分电炉已提前放假,加之今年流通商冬储囤货意愿不强,我们预计春节后库存压力不大,随着春季下游需求启动,强预期有望逐步转化为强现实,进而推动钢价上行。因此,在经济恢复预期显著增强的背景下,普钢板块有望迎来宏观回暖带来的估值修复。
普钢投资建议:产业集中度提升叠加供给受限使得钢铁行业由强周期向弱周期转变,行业盈利中枢上移以及分红比例逐步提高,长期来看钢铁行业需求端的主驱动将转为制造业。建议关注:宝钢股份、马钢股份、方大特钢、新钢股份、太钢不锈、南钢股份、本钢板材、华菱钢铁、甬金股份等,另外总书记批示:“十四五”期间,必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来抓,相关标的未来或受益,建议关注:新兴铸管、金洲管道等。
特钢新材料投资建议:特钢不同于普钢,属政策大力支持行业,我国中高端特钢新材料内有“进口替代”,外有“全球份额提升”,目前我国中高端特钢比例约4%左右,与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相差仍较大,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中高端特钢需求有望迎来较快增长,中高端特钢企业估值有望提高,从发达国家的特钢公司估值来看,多处于15-25倍的水平,日本、欧美等特钢快速发展阶段已经过去,而我国中高端特钢还处于成长期,应当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结合近期火电锅炉改造周期,能源类特钢需求旺盛。建议关注:中信特钢、久立特材、天工国际、武进不锈、盛德鑫泰、永兴材料、抚顺特钢、钢研高纳、广大特材等。
风险分析:11月份钢铁新订单指数下降8.9PCT,为34.5%,需求大幅萎缩,一方面有季节性因素使然;另一方面是受疫情的扰动;再者,外需下滑亦有负面贡献。受高通胀、高利率以及能源危机的影响,海外需求持续走弱,欧洲钢铁协会(Eurofer)表示,2022年欧盟钢铁消费将超预期下滑3.5%,明年需求可能下降1.9%,主要钢铁行业将面临十年来第二次衰退冲击。在美联储加息放缓预期下,近期原材料端铁矿石、焦煤、焦炭价格出现一定程度反弹,对钢材利润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