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11月议息会议点评:相同的鹰派,不同的鹰法-221103

《中信建投-11月议息会议点评:相同的鹰派,不同的鹰法-22110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11月议息会议点评:相同的鹰派,不同的鹰法-221103(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日凌晨,美联储召开11月议息会议,将联邦基金利率调升至3.75-4%的水平。
简评:
总体基调,对12月放缓加息幅度打开了绿灯符合近期官员表态和市场预期,但仍然坚定通胀控制优先,甚至给予了加息终点继续上调的指引;因此,本次会议更像是调整短期节奏而非长期趋势,鹰派立场并未变化,变的是鹰派着眼点从之前的不断上调加息幅度,转变到后续加息的次数和时长。本次会议没有经济预测和点阵图,主要内容体现在声明措辞和新闻发布会。声明中新增两处重要的内容,可谓一鸽一鹰。在评价加息决策和利率水平时,委员会强调“需要达到充分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使得通胀回到2%”,措辞相对强硬,表明目前政策立场基调并未变化,但市场关注度一般。相反,市场对于另一处未来加息幅度的指引较为敏感:“在决定未来加息的步伐事,委员会会综合考虑政策收紧的累计幅度、货币政策影响经济和通胀的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这被视为12月议息会议降低加息幅度的信号,也与此前部分官员表示加息不宜过快、明年初可能会停下来观察加息对经济的影响等吻合。
不过结合声明的两处内容,叠加后续鲍威尔在发布会上的谨慎言论,我们仍倾向于认为鹰派立场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鹰派的方式,前期鹰派集中体现在前置加息、快速加息、追赶通胀和曲线,目前随着基准利率已经迈过3%的中性利率水平上限,加息时间也已超过半年,通胀见顶在即,速度已经不是核心考量,维持限制性政策立场更为重要,后期鹰派集中体现在加息次数和长度的调节上。这些在鲍威尔的发布会中体现的较为明显,包括三个关键问题的回答上,具体如下:
第一,加息的内涵包括速度、高度、久度,现在是第一个考虑转向,但更关键的后面两者尚未变化、甚至超预期。记者毫无疑问会对是否加息转向的问题穷追不舍,鲍威尔的回答非常明确:目前在加息速度上已经达到联储能够做到的最快程度(as fast as I have),但现在考虑暂停加息还非常不成熟,观察经济影响的滞后性,和暂停加息没有直接联系。甚至联邦基金利率的最终水平可能比之前预期(9月点阵图)更高(-Ultimate level- of rates likely higher than earlier estimates)。
第二,通胀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海外风险,众多风险中谁是核心风险?可能还是通胀。本次会议前,市场已经有了强烈的转向预期,12月加息75bp的市场概率大幅下降。究其原因,并非通胀数据出现实质改善,最多只是预期通胀可能在四季度回落,而8月和9月两个月的核心通胀均在超预期上行。真正的催化剂是来自其他领域,包括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美国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俄乌冲突带来的欧洲危机等。可惜的是,鲍威尔在评论相关市场、外部的风险时,并未强调过多,反而认为稳定美国物价对全球也是重要的,目前更大的风险是紧缩不够和撤出太早(暗指通胀风险还是首要),不担心加息过多(未来可以像疫情爆发时那样拥有充足的降息空间)。
第三,软着陆仍然困难,通胀的挑战仍然很大。未来潜在的加息放缓,依然是数据依赖,对于经济和通胀走势判断,鲍威尔并未给出太多评论,只延续了前期的一些看法,这意味着后续加息路径仍有不确定性,继续观察后续通胀数据。
市场方面,近期价格波动,更多来自市场自身的预期反复,在紧缩逻辑极限压制下,深跌的美股和美债自然需要一些多头的逻辑,不会放过任何一根稻草,但昨夜市场先涨后跌说明大环境并未根本变化;短期来看,美股可能反弹还有一定空间,美债利率稍事休息后还将上行冲高。实际上,9月以来的联储整体基调并未系统调整,出炉的非农、通胀数据也不构成利好,近期资产价格走高,还是前期跌幅较大和预期修复有关,加息周期延续背景下慢熊大格局不会变。短期来看,鉴于加息幅度下降预期和盈利的支撑,美股的反弹仍有一定空间,而美债的利好相对较少,基准利率终点未至,10Y美债收益率言顶尚早。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上行超预期,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美元大幅升值,美债利率上行,美股继续下跌;美国经济衰退超预期,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联储被迫转向宽松;欧洲能源危机超预期,欧元区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全球市场陷入动荡,外需萎缩,政策面临两难;中美关系恶化超预期;上行风险包括,逆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新冠疫情长期影响超预期,供应链恢复低于预期,供应端的分裂超预期,以及全球地缘政治动荡加深,相关资源争夺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