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建投-兆威机电-003021-通用基础件系列报告:利润率显著修复,聚焦增量市场布局-221029.pdf
大小:52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建投-兆威机电-003021-通用基础件系列报告:利润率显著修复,聚焦增量市场布局-221029

中信建投-兆威机电-003021-通用基础件系列报告:利润率显著修复,聚焦增量市场布局-221029
文本预览:

《中信建投-兆威机电-003021-通用基础件系列报告:利润率显著修复,聚焦增量市场布局-22102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兆威机电-003021-通用基础件系列报告:利润率显著修复,聚焦增量市场布局-22102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81亿元,同比下降5.26%,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下降21.71%;其中第三季度营收3.12亿元,同比增长8.07%,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12.06%。
  简评
  单季度收入、利润增速同比转正,盈利能力显著修复Q3收入增速转正,业绩符合预期。2022Q3单季度实现营收3.12亿元,同比增长8.07%;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12.06%,我们判断Q3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汽车电子、医疗与个人护理、AR/VR等领域产品的顺利拓展。未来随着新产品持续放量,业绩增长有望提速。
  毛、净利率逐季度提升,盈利能力显著修复。公司2022Q3单季度毛利率为30.34%,同比提升0.30pct,环比提升2.05pct,公司毛利率提升主要受益于产品销售结构的优化调整,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新兴市场的增长以及高附加值产品的量产。我们判断,随着公司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利润率仍有上行空间。
  从期间费用表现来看,2022Q3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14.28%,同比下降2.7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63%、4.72%、9.44%、-3.51%,同比分别-0.58、+0.44、-1.76、-0.89pct,公司重视费用管控,推行全面预算管理,Q3销售、研发、财务费用均有一定程度下降,管理费用的增加主要由于公司持续深化内部改革所致。归结到净利润端的表现,2022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归母净利率为15.23%,同比提升0.54pct,单季度盈利能力已显著修复。
  重点聚焦汽车电子、AR/VR等领域,开拓增量市场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精密部件+传动系统+控制系统”一体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实施差异化的业务战略,紧抓市场需求,进行应用多元化布局,重点聚焦汽车电子、智慧医疗、AR/VR等领域的开拓。公司从客户定制化产品研发转变为主动调研应用场景,主动把握市场需求,提供面向应用的解决方案。
  ①汽车电子:公司重点发展汽车电子领域,聚焦增量市场。公司是早期配套汽车行业头部客户核心部件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拥有匹配汽车行业的相关体系认证、行业技术储备及自身的技术能力积累。在新项目、新产品开发方面,公司积极参与比亚迪、长城、蔚小理等国内新能源汽车客户智能屏、电动尾翼、隐藏式门把手、PLG等应用领域项目,持续扩充新产品线、丰富产品类型,目前已完成汽车尾翼和吸顶屏、隐藏式门把手等创新产品的方案设计和开发,部分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预计汽车产品的单品价值量将持续提升,汽车电子板块将成为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
  ②AR/VR:在AR/VR领域,公司的微型传动系统在设备用自动调整装置得到应用;公司具备从硬件电路设计与制造、电控软件开发、传动方案设计、模具开发制造及齿轮箱批量制造的综合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随着下游客户AR/VR产品的量产出货,公司产品将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③智慧医疗:公司提供的吻合器、胰岛素泵等解决方案,解决了低噪音、精密计量、高可靠性要求等难题。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微型传统系统龙头,顺应下游“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趋势,持续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期待新产品带来的业绩弹性持续释放。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01、16.37、22.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36.3%、39.8%;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2.60、3.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67.9%、46.6%,对应PE分别为56.9、33.9、23.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①市场竞争风险:公司所处的微型传动行业与传统传动行业在产品规格、主要材料、生产工艺、主要功能、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公司在国内国外均面临一定程度的竞争。如果公司不能在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资金实力、经营管理等方面及时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将面临市场份额下降、毛利率下降的风险,从而给公司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②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微型电机、塑胶粒、齿轮、轴、支架、模具材料、轴承、外壳、电子料、包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带来采购风险和生产制造成本上升的风险,从而对公司主营业务和盈利能力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