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银国际-医药生物行业十月份投资策略:估值再平衡已近尾声,看好医疗器械板块前景-221012

上传日期:2022-10-12 10:37:34 / 研报作者:邓周宇2022年医药生物最佳分析师第1名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中银国际-医药生物行业十月份投资策略:估值再平衡已近尾声,看好医疗器械板块前景-221012.pdf
大小:67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银国际-医药生物行业十月份投资策略:估值再平衡已近尾声,看好医疗器械板块前景-221012

中银国际-医药生物行业十月份投资策略:估值再平衡已近尾声,看好医疗器械板块前景-221012
文本预览:

《中银国际-医药生物行业十月份投资策略:估值再平衡已近尾声,看好医疗器械板块前景-22101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医药生物行业十月份投资策略:估值再平衡已近尾声,看好医疗器械板块前景-221012(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目前估值再平衡已逐步结束,板块进入健康平稳发展时期,具备较大反弹空间。我们未来看好的方向包括:医疗器械、CRMO、医药零售、血制品、创新药及低估值综合性药企。
  再平衡接近尾声,板块修复情绪随时可能出现。我们将2022年定位为医药板块的估值再平衡之年,在我们的2022年度策略报告《泡沫挤压下的再平衡》、2季度策略报告《泡沫释放,行业在再平衡中趋向稳定》中明确提出:医药创新投资进入相对理性的新阶段。泡沫被挤压之后医药板块更健康,估值再平衡阶段已接近尾声,未来行业呈现相对稳态,我们未来看好的方向包括:医疗器械、CRMO、医药零售、血制品、创新药及低估值综合性药企。
  估值目前已接近底部,反弹空间较大。2019-2020年,在领涨板块CRMO、原料药、医疗服务、品牌中药等板块的带领下,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取得117%的涨幅(区间最高涨幅高达136%),取得明显的相对收益,区间估值一度达到历史极大值,2019.06-2020.06医药板块估值扩张了55.44%,其中生物制品估值扩张了87.6%,医疗器械估值扩张了81.1%,医疗服务(含CRMO)估值扩张了141.76%。2021年下半年开始,医药板块进入调整时期。从2021年10月以来,板块下跌幅度达到约30%,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本轮调整逐步接近结束状态。估值上来看,A股医药板块估值PE 22.8倍(TTM),已经低于2019年1月4日的历史最低值。以目前的估值水平,板块情绪修复随时可能出现。而港股医药股PE更是低至14.97倍,考虑到港股还有大量的18-a公司,传统医药企的估值还会更低,例如:康哲药业6倍,白云山6倍,中国中药9倍,丽珠医药9倍,石药集团14倍,威高股份17倍,具备较大后续反弹空间。
  关于几个问题的论述:1、如何看待医疗新基建?2020年医疗新基建开始有效医疗器械行业增长扩容,为行业提供新增量,所带来的行业景气度将有望在医疗器械细分领域逐步渗透,基础医疗设备、配套耗材、医疗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相关产业链上游将有望逐步受益,同时其所具备的全球属性也为国内医疗器械产品出海提供发展机遇并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2、如何看待医疗器械集采?医疗器械集采趋势助力推动国产替代,目前已经覆盖骨科、血管介入、眼科等高值耗材领域,同时也在逐渐向体外诊断板块尝试,平均降价在可控范围之内。高值耗材的集采有望推动相关企业集中度持续提升,进口替代也成为医疗器械领域的主要投资逻辑之一,研发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的企业,具备自主可控引领国产替代及业务国际化产品出海双重成长逻辑的医疗设备(包括诊断设备)及相关配套耗材相关上市公司有望更多获益。3、如何看待海外能源供应危机?欧洲等地能源危机严重,天然气和电力短缺,能源价格飙涨,成本升高推动了全球高端医疗器械供应链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有助于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重点推荐:迈瑞医疗、华东医药、健友股份、普洛药业、沃森生物、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昭衍新药、昌红科技、诺唯赞
  风险提示:医药政策变动风险、新冠疫情不确定性风险及防疫政策变化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