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系列(10):因子切割论-200917

《开源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系列(10):因子切割论-200917(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系列(10):因子切割论-200917(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从矛盾到切割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往往存在着开源证券对立统一的矛盾。 在金融市场中,当人们普遍预期的行为模式未能出现时,常常只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系列(10)是因为代理变量选得不好,未能窥见其内部更为本质的精细结构。 我们在近十年的因子研究历程中因子切割论,既收获了大量个性鲜明的独家因子,也从中领悟了系统普适的方法论――因子切割论。 因子切割论的三要素:对象、工具开源证券、产出我们以理想反转因子的构造过程为例,归纳出因子切割论的三要素:对象、工具、产出。 对象:具有可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系列(10)加性的目标变量工具:有区分能力的切割指标产出:对切割后变量的再加工关于对象。 我们要求对象要具有可因子切割论加性。 所谓可加性,是指在时间轴上对“整体”进行分割后所得到的“部分”,其变量含义保持开源证券不变,并且可以重新进行组合加总。 涨跌幅、换手率、成交量、日均振幅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系列(10)等常见量价指标具有可加性,而流通市值、市盈率等指标则显然不具有可加性。 因子切割论关于工具。 对信息有区分能力的指标则犹如开源证券盘古开天辟地的大斧,是切割论的核心所在。 切割指标的形式和来源,往往需要我们不拘一格、匠心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系列(10)独运。 在开源金工独家的众多交易行为因子中:聪明钱因子使用“机构参与痕迹”在分钟数据上进因子切割论行切割,APM因子直接以“日内交易时段”为依据切割,理想振幅因子则以“股票高低价态”为切割指标。 开源证券关于产出。 切割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系列(10)完成之后,我们对信息进一步加工便可得到最终产出。 我们可以单独选用切割后信息含量高的部分,因子切割论作为新因子的代理变量,此时切割过程相当于起到了沙里淘金、信息提纯的作用。 在更多情况下开源证券,我们推荐使用“相减或相除”的操作,把切割后的各部分信息都纳入到新因子的构造中。 “相减或相除”在隐蔽之处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系列(10)起到了“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被减去的部分,通常并未带来显著的收益增量,却提供因子切割论了公允标准化的水准线,从而最终提升了因子的稳定性。 风险提示:模型测试基于历史数据,市场未来可能发开源证券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