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资产配置系列之一:ETF投资,场内ETF投资全梳理,流动性为先-181024

《中银国际-资产配置系列之一:ETF投资,场内ETF投资全梳理,流动性为先-181024(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资产配置系列之一:ETF投资,场内ETF投资全梳理,流动性为先-181024(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场内ETF自2017年以来蓬勃发展,QDII型和MSCI指数型为后起之秀。
场内ETF蓬勃发展,股票型为先
场内ETF规模超4831亿元。截止到2018年10月23日,中国内地发行的全部上市可交易ETF共188只,截至最新一期季报规模4831.12亿元人民币。
分类型来看,股票型ETF数量和规模占比都是最高的。从数量来看,股票型ETF数量最多,共141只,占比75%。其次是货币型,共27只,占比14%;债券型9只,占比5%;QDII基金7只,占比4%;商品型4只,占比2%。其中跟踪典型宽基指数的ETF占比最多,行业指数ETF紧随其后。
过去几年,中国ETF累计规模呈现缓U形走势,2017年开始进入上行区间。
场内ETF跟踪误差与流动性跟踪
从投资角度来看,ETF最看重的是跟踪误差和流动性(成交量)等。我们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对场内ETF进行了分析。
(1)平均跟踪误差6.2%,QDII型跟踪误差更大。从股票型ETF内部的跟踪误差来看,无论是根据收益率还是对数收益率计算,股票型ETF的平均拟合偏离度是4.59%(除去跟踪海外指数和MSCI指数型)。跟踪海外指数和MSCI指数的ETF由于投资限制和成分股调整不及时等原因,跟踪误差整体偏大。跟踪主题指数和风格指数的ETF整体跟踪误差相对更大,而跟踪典型宽基指数的ETF跟踪误差相对更小。同时跟踪误差和基金规模也有关系。
(2)流动性:近期QDII基金和MSCI指数基金成交火爆。所有场内ETF今年以来的日均成交额为2.2亿元。成交额和基金规模高度相关。在股票型ETF中,基金规模大于5亿元的有36只,占比29%;日均成交额大于1亿元的有32只,占比26%。但是基金成交额和风险收益比相关性不大,说明市场不总是有效的。从近期成交额最大的20只基金来看,除了老牌的大规模基金外,主要分布在境外指数基金、新成立的MSCI指数基金。小盘股ETF成交量低迷。
我们按照投资类型,对所有场内ETF进行了投资特征一览以及推荐表,便于投资者使用。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超预期,市场波动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