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制造行业科创板巡礼:铂力特-190622

《兴业证券-制造行业科创板巡礼:铂力特-190622(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制造行业科创板巡礼:铂力特-190622(33页).pdf(3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公司是科创板受理企业之一,成立于 2011 年,是一家由西北工业大学牵头出资的专注于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也称“3D 打印”)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涵盖金属 3D 打印设备、金属 3D 打印定制化产品服务、金属 3D 打印原材料等。公司在国产 3D 打印设备领域市占率第一,客户主要包括国内大型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科研院所等,其中 5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航空航天领域。
公司通过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业务保持了较高速增长,近 3 年营业收入从 1.66 亿元增长至 2.91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32.37%;归母净利润从 3133 万元增长至 5718 万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35.11%。近 3 年公司毛利率在 40%以上,保持了相对较高的盈利水平;净利率在 2018 年提高到 19.62%,为近 3 年最高水平。政府补助对于公司的利润影响较大,近 3 年政府补助在利润总额中占比分别为 22.58%、30.60%和 37.25%。
公司研发实力强大,形成了以首席科学家黄卫东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公司高管均具有深厚的科研背景,研发人员占比 26.73%,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49.77%,近 3 年研发投入始终保持在 8%以上。
经过 30 多年发展,增材制造产业正从起步迈入成长期,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根据 Wohlers Associates, Inc.统计显示,全球增材制造产值从 2012年的 22.8 亿美元增长到 2017 年的 73.36 亿美元,年复合增速高达 26.20%;到 2024 年,行业产值将达到 356 亿美元,仍将保持 25%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速。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统计,2015-2017 年,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超过 30%,2017 年已超过 100 亿元。初步预计 2023 年我国 3D 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 110 亿美元左右,年均复合增速超过 37%。尤其在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增长势头更为强势。行业的强劲增长势头,带来了 3D 打印设备、3D打印产品、3D 打印原材料的旺盛需求。
增材制造产业市场处于全球竞争中。全球增材制造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并形成了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主导,亚洲国家和地区后起追赶的发展态势。目前中国市场形成了高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并存的竞争格局。公司依托传统军工院校西北工业大学的人才优势,深耕增材制造产业,形成了领先的技术研发优势、知名的品牌优势和稳定的客户优势,在国内增材制造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风险提示:增材制造行业应用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