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证期货-玉米及淀粉周报:节后现货价格偏稳,期价走弱修复基差-220213

《鲁证期货-玉米及淀粉周报:节后现货价格偏稳,期价走弱修复基差-22021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证期货-玉米及淀粉周报:节后现货价格偏稳,期价走弱修复基差-220213(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玉米:春节过后,国内玉米市场购销逐步重启,销区及港口到车数量开始恢复性增加。 北方港口方面由于春节期间下海量大幅减少,因此港存有所增加。 港口价格方面多数贸易主体于周末前后重启收购,由于收购意愿转强,收购价格出现上涨迹象。 东北产区多数深加工企业春节期间原料库存水平有所降低,节后玉米收购节奏有所加快,收购价格上涨。 华北产区玉米购销恢复较早,工厂到车回升明显,到车增加工厂灵活调节收购节奏,收购价格小幅回落。 南方港口方面,由于节前到货较多,港存上升,玉米价格稳定运行。 目前,国内基层玉米销售进度已经过半,新粮销售带来的行情压力大幅减轻。 市场对于远期行情转向乐观。 由于国内玉米供需依旧偏紧,饲用需求方面仍需要大量替代谷物来弥补玉米的不足,而小麦拍卖数量同比大幅下降,导致未来玉米供应预期变得更加紧张,因此长期来看玉米行情向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从季节规律上看2月中旬至3月中旬,东北产区还有一波“地趴粮”集中销售,同时目前期货价格大幅升水现货,基差存在修复预期,在这种局面下,期货价格将阶段性调整。 淀粉:由于国内饲料蛋白原料价格上涨,淀粉加工副产品价格回升,带动淀粉加工利润向好,因此节后开机率预计依然处于偏高水平。 需求方面,由于节后进入淀粉消费淡季,下游采购力度偏弱,淀粉库存预计维持累库局面,不利后期淀粉价格。 风险因素:谷物储备收购及拍卖政策,进口到港等不确定因素以及年后气温回升带来的基层集中售粮高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