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证券-降息点评:降准降息仍可期,宽货币主导短期债市走势-220118

《渤海证券-降息点评:降准降息仍可期,宽货币主导短期债市走势-22011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渤海证券-降息点评:降准降息仍可期,宽货币主导短期债市走势-220118(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点评1.为什么会有降息我们认为,(1)2022年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需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2)降息可以提前对冲1月份税期高峰、加快发行的政府债券供给压力、春节前的取现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2.降息后的债市表现1月17日央行宣布降息之后,债市整体反应较为平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到2.79%,并没有突破2021年12月30日的前期低点2.77%。 我们认为,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已经较为充分的反应在价格里。 12月国股银票转贴现3个月利率继续大幅走低,并降至0%附近,已经从侧面反应出12月社融数据质量不高,银行靠票据冲量明显,实体融资需求不足。 因此提振实体融资需求,有必要进一步的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市场已经提前交易了降息预期。 3.未来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在1月18日国新办举行的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指出,LPR是由报价行根据对最优质客户的实际贷款利率市场化报价形成的,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都会影响LPR报价,还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以及存款利率监管等,对资金的成本也会产生影响。 我们认为,央行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包括降准,降息等多种货币政策操作,均使得银行的资金成本有所降低,1月20日的1年期及5年期的LPR利率或存在下降的可能,我们预计下调幅度在10bp。 同时,刘国强还指出,当前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是8.4%,这个水平已经不高了,下一步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变小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空间变小了但仍然还有一定的空间。 我们认为,后续仍存在进一步降准的可能性。 4.债市交易逻辑在进一步的宽松预期下,1月18日,各期限国债及国开债收益率均下行,且中短端下行幅度更大,债市目前更多在交易宽货币逻辑,我们预计债市收益率短期内仍有小幅下行的空间。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经济和政策超预期、海外不确定性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