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研究-机构转型系列之二:如何成为轻型银行-200630

《兴业研究-机构转型系列之二:如何成为轻型银行-200630(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研究-机构转型系列之二:如何成为轻型银行-200630(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身材变轻,大兴业研究象也可起舞。 (1)随着商业银行表内扩张受限和资本补充困难,近年来“轻资产、轻资本”成为机构的转机构转型系列之二型方向。 (2)相比过去依靠资产规模扩张,轻型银行更多依靠产品和服务以实现业务增长,差异体现在:提供产品类型不同,轻型银行在传统存贷款基础上如何成为轻型银行,提供包括非银行金融在内的综合服务(如投行、保险、资管等);收入来源不同,轻型银行低资本消耗的手续费收入一般在50%以上;战略焦点不同,相比资产规模增长,轻型银行更看重股东回报(ROIC)和股东价值(EVA);客户关系不同,传统银行是供给导向型的,有了产品可以躺着赚钱,轻型银行更多以新增需求为导向,故产品要时刻保持进化迭代。 (3)沿着节约资本的资产投向,近十年来我国机构进行了兴业研究“同业扩张―零售扩张―表外扩张”的探索。 机构转型系列之二“客户积累-产品研发-服务推广”是实现轻型银行的核心路径。 (1)成熟如何成为轻型银行市场轻型银行经验总结为:1、依据传统银行业务和自身资源建立客户信任,2、通过客户关系提供新增产品和服务,3、基于客户流量推广相关产品,实现风险加权资产低增速和手续费业务高增长。 (2)摩根大通(大企业客户积累―兴业研究投行和财富管理)、纽约梅隆银行(机构客户―机构服务和资管)、富国银行(社区服务―资产流转和交叉销售)等机构均遵循了相关经验。 轻资产背后核心是轻机构转型系列之二模式。 (1)由于想维持过去的模式红利,我国机构在执行过程中又把原本低资本消耗业如何成为轻型银行务重资产化。 如科技手段本意是通过大数法则获取长尾客户并节约风控成本兴业研究,但现实应用更多体现在表内消费贷扩张;如投行本质是实现资产的标准化并可流转,但债券包销制度导致投行承销自营化,收入多来自于自持票息收入。 (2)轻资机构转型系列之二产背后是运营、管理乃至组织结构、激励体系的系统调整。 未来实现轻型银行转型应全面转变现有模式,而不是为了迎合监管政策如何成为轻型银行修补。 以目前部分理财子公司尝试打破表外刚兑为例,短期会有产品赎回压力,但中长期有利于风险资产兴业研究配置和产品研发。 从这一视角看,打破刚兑既是理财产品进化的起点,也是银行轻型化转型中投机构转型系列之二石问路的必经路径。 关键词:轻型如何成为轻型银行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