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银国际-银行业1月金融数据点评:融资需求旺盛信贷放量,与表外票据共促社融多增-210210

上传日期:2021-02-10 11:43:07 / 研报作者:林颖颖熊颖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中银国际-银行业1月金融数据点评:融资需求旺盛信贷放量,与表外票据共促社融多增-210210.pdf
大小:53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银国际-银行业1月金融数据点评:融资需求旺盛信贷放量,与表外票据共促社融多增-210210

中银国际-银行业1月金融数据点评:融资需求旺盛信贷放量,与表外票据共促社融多增-210210
文本预览:

《中银国际-银行业1月金融数据点评:融资需求旺盛信贷放量,与表外票据共促社融多增-21021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银行业1月金融数据点评:融资需求旺盛信贷放量,与表外票据共促社融多增-21021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央行公布1月金融数据,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包括非银贷款)3.58万亿,同比多增2252亿元。

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较2020年12月低0.1个百分点至12.7%。

1月新增社融5.17万亿,同比多增1207亿,社融余额同比增13.0%,增速较2020年12月下降0.3个百分点至13.0%。

M2同比增9.4%,增速较2020年12月下降0.7个百分点。

1月信贷需求旺盛,居民信贷同比多增1月信贷需求旺盛,新增3.58万亿(包括非银贷款),同比多增2252亿,其中,居民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是带动信贷同比多增的核心因素。

1月居民短贷和居民中长期新增3278亿、9448亿,分别同比多增4427亿、1957亿,我们认为1月居民信贷同比多增的原因包括了:1)春节错位因素影响;2)居民短贷放量不排除有部分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和楼市。

从企业信贷来看,2020年末银行项目储备充沛,1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04万亿,同比多增3800亿;短贷新增5755亿,同比少增1944亿;表内票据减少1405亿,同比多降5001亿,而表外票据同比明显多增,反映出1月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但银行表内信贷额度有限。

展望2月,我们认为春节因素影响下,2月信贷增量较1月明显回落,预计2月增量约6000-8000亿(2020年2月9057亿)。

社融增量超预期,表外票据多增1月社融增量好于市场预期,新增5.17万亿,同比多增1207亿,除了信贷之外,社融的同比多增主要来自于表外票据。

1月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4902亿,同比多增3499亿,预计与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以及开年企业开票需求增多相关。

1月信托贷款延续下降态势,减少842亿,同比多降1274亿;委托贷款小幅增长91亿。

1月企业债融资新增3751亿,虽同比少增216亿,但增量较前几个月改善,预计市场资金利率下行带动发行需求走强。

2021年地方债额度并未提前下发,1月政府债发行偏弱,新增2437亿,同比少增5176亿。

1月股市表现向好,股票融资新增991亿,同比多增382亿。

M1高增,财政投放拖累M2增速1月人民币存款新增3.57万亿,同比多增6245亿,存款的同比多增主因企业存款、财政存款和其他存款。

1月企业存款新增9484亿,同比多增2.56万亿,我们认为与春节错位因素相关,在春节前,往往有企业存款向居民存款“搬家”的现象,而今年春节在2月,因此企业存款尚未体现出向居民存款迁徙;对应来看,1月居民存款新增1.48万亿,同比少增2.76万亿,除了春节错位因素,可能还与居民资金流向资本市场、购房使得居民资金流向企业端相关。

1月财政存款新增1.17万亿,同比多增7698亿,影响M2增速表现,1月M2同比增速与较2020年12月下降0.7个百分点至9.4%。

1月M1同比增速较2020年12月月增长6.1个百分点至14.7%,除了春节错位带来的2020年1月低基数影响外,预计还受1月房地产市场火热、居民存款流向企业相关。

投资建议:1月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信贷同比多增,与表外票据共同带动社融超预期多增。

考虑到春节错位因素,预计2月信贷有较明显回落。

近期银行板块走势强劲,板块估值修复至0.90xPB(2021年),在经济稳步向好、融资需求旺盛背景下,我们依然看好银行板块表现,经济修复利好银行资产质量改善,同时信贷需求向好缓解银行息差收窄压力。

个股方面,推荐特色优质个股(如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等),以及基本面改善个股(如兴业银行等)。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导致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