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莞证券-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智能化造就新时代,自动化生产成刚需-210430

上传日期:2021-04-30 15:12:21 / 研报作者:黄秀瑜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东莞证券-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智能化造就新时代,自动化生产成刚需-210430.pdf
大小:223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莞证券-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智能化造就新时代,自动化生产成刚需-210430

东莞证券-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智能化造就新时代,自动化生产成刚需-210430
文本预览:

《东莞证券-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智能化造就新时代,自动化生产成刚需-210430(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证券-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智能化造就新时代,自动化生产成刚需-210430(35页).pdf(3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智能转型时代,机器人前景可期。

智能化时代到来,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逐渐普及。

疫情后制造业走出低迷,中国工业机器人月产量创新高。

全球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中国作为劳动密集型制造大国也已出现老龄化现象,出现刘易斯拐点,自动化生产或成制造业刚需配备。

中国“十四五”规划将加速智能制造产业链进程,工业机器人行业将受益。

制造业升级转型,工业机器人稳速增长。

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企业多为制造行业,如汽车、电子、食品、饮料等。

中国2019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为14.05万台,预计2022年有望突破20万台。

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排全球第15名,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密度较非汽车行业高,但与美、日、德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预计汽车行业、非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密度将持续增高,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将稳定上升。

核心零部件高技术壁垒,伺服系统进口替代有望突破。

工业机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分别为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减速器,相比中、下游技术壁垒较高。

目前国内市场高端核心零部件仍然以进口为主,中国出口核心零部件大多为中低端产品。

工业自动化上游核心零部件控制器由日本发那科、瑞士ABB、日本安川电机、德国KUKA占领;伺服系统主要是日系企业天下,国内企业市场份额占比约15%;减速器日系企业占比70%以上,国内企业占比不足30%。

国内伺服系统企业埃斯顿、汇川技术、雷赛智能的技术已达世界水平,有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安川电机领头伺服系统领域,国内企业加速追赶。

安川电机拥有伺服系统领域全球前沿技术,处于行业顶端;埃斯顿、汇川技术、雷赛智能核心技术已达世界水准。

安川电机和埃斯顿均为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一体化覆盖模式,汇川技术和雷赛智能还涵括其他自动化产品业务。

安川电机新伺服产品达世界顶级,埃斯顿、汇川技术、雷赛智能的伺服产品参数、规格与安川电机大致相同,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投资建议:疫情后制造业复苏态势愈发明显,带动工业机器人需求上升,行业有望保持高景气,上游零部件行业将受益。

上游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和减速器国内市场由外资企业垄断,伺服系统国内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国内企业有望突破垄断局势,实现进口替代提升市场份额。

建议关注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埃斯顿(002747);工控龙头汇川技术(300124);运控新星雷赛智能(002979);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绿的谐波(688017)。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需求下行风险;海外贸易环境恶化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