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4月经济数据点评:结构分化意味着什么?-210517

《兴业证券-4月经济数据点评:结构分化意味着什么?-210517(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4月经济数据点评:结构分化意味着什么?-210517(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外需偏强+企业仍有主动补库行为,4月工业增加值继续维持高位,同比9.8%,两年平均6.8%,但后续需要注意施工活动转弱以及环保限产对生产的扰动。 固定资产投资内部,地产整体好于基建好于制造业投资,但地产投资动能可能有所减弱,制造业投资则有积极变化。 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21.6%(两年平均增长8.4%);新口径基建投资累计同比18.4%(两年平均增长2.2%);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23.8%(两年平均增长0.3%,年内首次转正)。 地产调控在销售端的效果有所显现,集中供地制度可能对施工活动有所扰动,整体地产投资仍有韧性。 住宅销售面积累计同比2年平均为10.8%,较3月小幅回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销售回款的拉动有所下降,地产调控效果有所显现。 年内核心城市土地集中供应时点大部分在5月及以后,这可能导致4月地产施工活动偏弱(房企目前可能缺乏可开工土地,同时也需要保留资金应对土地集中供应),地产投资增速上行可能主要是土地购置费的拉动。 基建投资整体偏弱,短期内大幅上行的概率不高。 4月新老口径基建投资2年复合累计同比分别为2.2%和3.3%,较3月有边际提升,整体维持偏弱的状态,这可能与今年以来稳增长压力不大,地方债发行进度偏慢,财政托底的意愿不强有关。 4月制造业投资2年复合累计同比转正至0.3%,较1季度进一步改善,后续有进一步向上的空间,但也需要注意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分化可能导致制造业投资的改善存在天花板。 当前工企利润改善集中在上游,且上游工企利润改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并未形成上游到下游的有效传导,下游制造业投资动力可能不足,而上游行业的产能扩张可能受到政策限制,制造业投资增速的改善可能存在天花板。 4月社零消费2年复合增速为4.3%,较3月有所下行。 可选消费品类增速下行的幅度要高于必选消费。 消费表现偏弱,或与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有关。 失业率继续下行,但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 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较3月进一步下行0.2个百分点。 其中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3.6%,与3月持平,这可能是由于春节后大量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出现摩擦性失业。 总量下行压力不大,但经济结构分化,非典型的资金堰塞湖效应可能持续,债市“短暂”的窗口期可能并不短暂。 4月经济数据反映经济总量增速下行压力不大,但经济内部结构分化:生产维持强势、地产投资仍有韧性说明经济短期内明显下行的压力不大。 但制造业投资有待进一步回升,消费整体偏弱也意味着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政策很难在总量层面收紧,居民消费意愿/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也可能会导致资金滞留在金融体系内部,形成非典型的资金堰塞湖效应,对债市形成支撑。 未来一段时间(1-2个月),流动性仍是市场核心矛盾,资金的平稳程度可能仍超市场预期:1)非典型的资金堰塞湖效应仍可能持续,资金面出现类似1月中下旬明显收敛的概率不高。 2)制造业和消费难修复到疫情前的位置,经济很难有超预期的地方,政策很难在总量层面上收紧。 3)地方债供给压力似乎是中性影响。 债市“短暂”的窗口期可能并不短暂:1)资金利率波动可能不大,短端回调概率不大。 2)当前期限利差在历史较高分位数水平,向久期要收益。 3)信用债继续挖掘城投债、一般企业永续债、商业银行次级债等机会。 风险提示:海外基本面超预期;全球通胀预期加速回升;国内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