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通裕重工-300185-风电零部件业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显著-230830

文本预览:
通裕重工(300185) 公司公布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60亿元,同比减少0.61%,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65.08%;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3亿元,同比减少6.40%,实现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64.91%。我们认为公司作为风机主轴龙头企业之一,随着未来风电装机需求的释放,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风电零部件业务稳步增长,风电模块化业务拖累营收略有下滑。随着风电装机需求逐步释放,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60亿元,同比减少0.61%。分产品来看,风电主轴/铸件实现营收6.58/5.41亿元,同比+57.76%/+63.94%,贡献上半年主要的增长动力;风电装备模块化业务实现营收1.41亿元,同比-68.31%,拖累公司整体营收。随着公司收入结构的改善和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公司毛利率显著回升,2023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20.16%,同比提升6.18pct。 风电装机需求逐步释放,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改善。费用率方面,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3%/3.12%/3.63%/2.41%,同比+0.18pct/+0.29pct/+1.69pct/-0.72pct,除研发费率有所上升外,其他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净利润方面,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65.08%,整体净利率6.47%,同比上升2.55pct。 可转债项目稳步推进,巩固综合性研发制造平台优势。公司风电产品业务竞争优势显著,通过配置7万吨重型模锻压机及相应辅助设备及公用设施,将风电主轴等锻件产品的自由锻工艺提升为“净近成形”的模锻工艺,模锻技术能够大幅提高材料利用率、缩短机械加工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该项目预计于24年底投产,达产后预计公司整体锻造产能将提升约10万吨。目前公司依托锻造、铸造、焊接三大核心工艺,形成了机械制造领域大型综合性研发制造平台,模锻压机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制造能力。 估值 根据公司各项业务的下游需求情况,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65.91/76.68/85.64亿元,归母净利润4.38/6.10/7.79亿元,对应PE为24.2/17.4/13.6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募投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通裕重工-300185-风电零部件业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显著-23083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通裕重工-300185-风电零部件业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显著-23083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风电零部件业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显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通裕重工(300185) 公司公布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60亿元,同比减少0.61%,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65.08%;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3亿元,同比减少6.40%,实现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64.91%。我们认为公司作为风机主轴龙头企业之一,随着未来风电装机需求的释放,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风电零部件业务稳步增长,风电模块化业务拖累营收略有下滑。随着风电装机需求逐步释放,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60亿元,同比减少0.61%。分产品来看,风电主轴/铸件实现营收6.58/5.41亿元,同比+57.76%/+63.94%,贡献上半年主要的增长动力;风电装备模块化业务实现营收1.41亿元,同比-68.31%,拖累公司整体营收。随着公司收入结构的改善和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公司毛利率显著回升,2023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20.16%,同比提升6.18pct。 风电装机需求逐步释放,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改善。费用率方面,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3%/3.12%/3.63%/2.41%,同比+0.18pct/+0.29pct/+1.69pct/-0.72pct,除研发费率有所上升外,其他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净利润方面,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65.08%,整体净利率6.47%,同比上升2.55pct。 可转债项目稳步推进,巩固综合性研发制造平台优势。公司风电产品业务竞争优势显著,通过配置7万吨重型模锻压机及相应辅助设备及公用设施,将风电主轴等锻件产品的自由锻工艺提升为“净近成形”的模锻工艺,模锻技术能够大幅提高材料利用率、缩短机械加工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该项目预计于24年底投产,达产后预计公司整体锻造产能将提升约10万吨。目前公司依托锻造、铸造、焊接三大核心工艺,形成了机械制造领域大型综合性研发制造平台,模锻压机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制造能力。 估值 根据公司各项业务的下游需求情况,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65.91/76.68/85.64亿元,归母净利润4.38/6.10/7.79亿元,对应PE为24.2/17.4/13.6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募投项目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