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证券-财富通每周策略-230811

文本预览:
【下周策略】 本周走势回顾 本周指数缩量调整,北向资金连续5天净流出。三大指数全周震荡调整,沪指跌破3200点,最终三大指数均收跌。从周K线来看,上证指数下跌3.01%,深证成指下跌3.82%,创业板指下跌3.37%,科创50下跌3.79%,北证50下跌3.31%。个股板块普跌,本周仅石油石化和煤炭板块跌幅不及1%,机械设备、房地产、家用电器、建筑材料、通信等板块跌幅靠前。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出255.8亿元,其中沪市净流出108.18亿元,深市净流出147.62亿元。 下周大势研判:震荡修复 从本周市场来看: 首先,中国7月物价延续低位,外贸不及预期。 其次,美国核心CPI回落,沪深交易所加快优化“交易端”。 再次,流动性平稳充裕,北向资金连续五天净流出。 总体来看,本周指数缩量调整,三大指数均收跌,个股板块普跌。从市场环境来看,受高基数、异常天气、以及猪肉弱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中国7月物价同比延续回落,但7月份CPI环比上涨0.2%,表明居民和企业的需求正在持续恢复。国内经济仍处于弱复苏阶段随着近期多项扩内需、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后续经济增长动能有望增强,市场预期或将边际提升。海外方面,美国7月份CPI同比上涨3.2%,略高于前值,不过7月核心CPI涨幅延续回落,表明美国控通胀举措取得进展。资金面方面,市场利率在政策利率下方走势平稳,北向资金受市场震荡调整影响,连续五天净流出。从技术面来看,三大指数齐齐收跌,沪指跌破3200点,两市量能有所回落。 沪深交易所从“交易端”入手,研究“100+1”等举措,利于增强交易灵活度、便利性和通畅性,更好激发市场活力。政治局的新提法有望成为后续资本市场改革的风向标。近期市场震荡调整,考虑到当前市场估值处于低位,以及近期多部门释放加大宏观调节的积极信号,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陆续落地,市场有望震荡修复。关注即将公布的金融、经济数据、两市量能、板块轮动以及北向资金流向。 操作建议: 建议关注金融、食品饮料、石油石化、化工等行业。 风险提示: 内需恢复不及预期,消费延续疲弱,从而加大经济稳增长压力;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导致外需回落,国内出口承压;全球主要经济体超预期延长加息周期,高利率环境使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压缩国内资金面;海外信用收缩引发风险事件,可能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干扰利率和汇率走势。
展开>>
收起<<
《东莞证券-财富通每周策略-23081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证券-财富通每周策略-230811(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莞证券《财富通每周策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下周策略】 本周走势回顾 本周指数缩量调整,北向资金连续5天净流出。三大指数全周震荡调整,沪指跌破3200点,最终三大指数均收跌。从周K线来看,上证指数下跌3.01%,深证成指下跌3.82%,创业板指下跌3.37%,科创50下跌3.79%,北证50下跌3.31%。个股板块普跌,本周仅石油石化和煤炭板块跌幅不及1%,机械设备、房地产、家用电器、建筑材料、通信等板块跌幅靠前。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出255.8亿元,其中沪市净流出108.18亿元,深市净流出147.62亿元。 下周大势研判:震荡修复 从本周市场来看: 首先,中国7月物价延续低位,外贸不及预期。 其次,美国核心CPI回落,沪深交易所加快优化“交易端”。 再次,流动性平稳充裕,北向资金连续五天净流出。 总体来看,本周指数缩量调整,三大指数均收跌,个股板块普跌。从市场环境来看,受高基数、异常天气、以及猪肉弱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中国7月物价同比延续回落,但7月份CPI环比上涨0.2%,表明居民和企业的需求正在持续恢复。国内经济仍处于弱复苏阶段随着近期多项扩内需、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后续经济增长动能有望增强,市场预期或将边际提升。海外方面,美国7月份CPI同比上涨3.2%,略高于前值,不过7月核心CPI涨幅延续回落,表明美国控通胀举措取得进展。资金面方面,市场利率在政策利率下方走势平稳,北向资金受市场震荡调整影响,连续五天净流出。从技术面来看,三大指数齐齐收跌,沪指跌破3200点,两市量能有所回落。 沪深交易所从“交易端”入手,研究“100+1”等举措,利于增强交易灵活度、便利性和通畅性,更好激发市场活力。政治局的新提法有望成为后续资本市场改革的风向标。近期市场震荡调整,考虑到当前市场估值处于低位,以及近期多部门释放加大宏观调节的积极信号,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陆续落地,市场有望震荡修复。关注即将公布的金融、经济数据、两市量能、板块轮动以及北向资金流向。 操作建议: 建议关注金融、食品饮料、石油石化、化工等行业。 风险提示: 内需恢复不及预期,消费延续疲弱,从而加大经济稳增长压力;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导致外需回落,国内出口承压;全球主要经济体超预期延长加息周期,高利率环境使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压缩国内资金面;海外信用收缩引发风险事件,可能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干扰利率和汇率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