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的背后——上半年财政形势分析与展望-230728

上传日期:2023-07-31 10:06:58 / 研报作者:罗志恒牛琴徐凯舟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的背后——上半年财政形势分析与展望-230728.pdf
大小:1.1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的背后——上半年财政形势分析与展望-230728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的背后——上半年财政形势分析与展望-230728
文本预览: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的背后——上半年财政形势分析与展望-230728(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粤开宏观】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的背后——上半年财政形势分析与展望-230728(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粤开证券《【粤开宏观】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的背后——上半年财政形势分析与展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7月19日,财政部公布2023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3%。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6.5%,非税收入同比下降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9%。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支出同比下降21.2%。   摘要   1、总体上看,我国财政运行仍保持紧平衡状态。在低基数的作用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持续上升,但是两年平均增速低:房地产低迷引发土地出让收入负增长,两本预算收入之和的两年平均增速为-4.4%。即使考虑到转移支付和发行债券形成的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当年同比增速分别为3.9%和-21.2%,两本预算支出之和的两年平均增速仅为4.1%;支出结构上,基建相关支出增速低,积极财政有待进一步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   第一,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前低后高,反映出实体经济在疫后逐步恢复,是疫后需求集中释放和前期一系列政策集中发力的结果。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较高主要是在二季度实现的,主要源于去年二季度留抵退税导致的低基数两年平均增速仅为0.9%。   第二,同样受去年大规模留抵退税的因素影响,上半年税收增速高于非税收入,财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   第三,从税收分项来看,除增值税受基数效应大幅增长外,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下行反映出当前经济形势仍面临较大压力,内外需共振下行。   第四,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较慢,民生相关支出增速高、基建相关支出增速低,反映出当前财政保民生意愿度更高,对基建支持力度下降。第五,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降幅进一步扩大,一方面与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有关,另一方面与专项债发行进度有待进一步加快有关。   2、分区域格局:受益于能源资源景气度提升,中西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领先东部。   第一,四大地区财政收入同比正增长,但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后,中西部财政收入增速领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5.2%、7.9%,东部、东北地区两年平均分别下降0.3%、0.2%。   第二,从财政收支规模看,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位居前5位,江苏超过浙江、上海超过山东。   第三,内蒙古、山西、陕西三个资源大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两年平均增长10%以上,四川、甘肃、宁夏、安徽两年平均增速超5%,增速靠前省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第四,多数省份政府性基金收支双降,但部分省份受益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逆势增长,内蒙古“中小银行专项债”支出推动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长   3、地方债务形势:到期压力较大,净融资下降。今年上半年地方债发行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还本额则明显上升,净融资额大幅下降。   第一,从债务余额来看,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四川五省债务余额规模居前,合计占到全国地方政府债务的三成以上。   第二,从债务压力来看,青海、贵州、甘肃、吉林和新疆等省份偿债压力较大。海南、新疆、江西、甘肃、重庆负债率上升较快。   第三,从新增债券资金用途看,新增专项债重点投向产业园区、棚户区改造和医疗卫生三大方向。   第四,从发行期限看,20年期和30年期占到新增专项债的半壁江山。   第五,从偿还期限看,2026、2028、2030年将再度迎来地方债偿还高峰。   4下半年财政收入能否延续向好态势?财政政策将如何发力?   下半年财政收入增速取决于经济增速、物价水平和去年同期基数,总体上看当年增速或较二季度和上半年有所回落,但两年平均增速或相对平稳。   建议下半年财政政策在三个方面继续发力:一是进一步在收入端落实落细前期出台的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举措,呵护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重点行业和群体,但不宜再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从重视规模数量到效率效果,要稳定宏观税负,否则减税边际效应递减的同时债务推升,而且不利于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二是进一步加大优质项目储备,并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并尽快投入到项目上,根据经济形势适当使用专项债结存限额,进一步拉动基建稳增长:三是积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地方政府积极盘活存量资源偿还债务,同时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市场化、法治化的谈判拉长债务周期、降低债务利率,尽快制定实施短期与长期结合、增量与存量结合、兼顾系统性风险与道德风险的一揽子化债方案。   风险提示:外部冲击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