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5月通胀数据点评:PPI通胀并非债市核心矛盾-210609

《兴业证券-5月通胀数据点评:PPI通胀并非债市核心矛盾-21060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5月通胀数据点评:PPI通胀并非债市核心矛盾-21060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5月CPI同比+1.3%(前值+0.9%),环比-0.2%(前值-0.3%);PPI同比+9.0%(前值+6.8%),环比+1.6%(前值+0.9%)。 我们点评如下:翘尾因素推动CPI同比回升,终端消费需求仍然疲弱。 5月CPI同比上涨1.3%,八大分项七升一降。 交通通信分项上涨5.5%涨幅最大,教育文化娱乐(1.5%)、生活用品服务(0.4%)、居住(0.7%)、衣着(0.4%)、食品(0.8%)和医疗保健(0.2%)同比增幅均出现上升,其他用品及服务(-0.9%)是唯一下降的分项。 食品项中猪肉之外的分项均出现上涨,包括水产品(13.8%)、蛋类(14.3%)、鲜菜(5.4%)、鲜果(1.4%)、粮食(0.8%)等,而猪肉价格下降23.8%,影响CPI下降约0.5个百分点。 5月CPI环比下降0.2%,主要受猪肉和鲜菜拖累,其他分项环比变动不大。 核心CPI同比上涨0.9%,环比上涨0.1%,显示终端消费需求仍然疲弱。 采掘业价格大涨,推动PPI同比和环比涨幅超预期。 5月PPI同比上涨9.0%,较上月提升2.2个百分点。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0%,影响PPI同比上涨约8.87个百分点,意味着PPI同比增幅几乎全部由生产资料贡献。 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小幅扩大0.2个百分点。 生产资料中,采掘、原材料、加工业分别上涨36.4%、18.8%、和7.4%,上游仍然是PPI通胀的主要推动力。 与此对应的是,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0.8%,这意味着成本向下游消费传导并不顺畅,中游制造业的利润遭遇明显挤压。 从环比来看,采掘、原材料和加工业分别上涨6.5%、2.1%和1.7%,涨幅较上月显著扩大。 分具体行业来看,煤炭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环比上涨10.6%和7.4%,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环比上涨6.4%和4.4%,在所有行业中涨幅居前。 CPI通胀不构成主要矛盾,PPI通胀驱动力或发生切换。 展望未来一段时期,猪肉下行周期尚未结束、居民终端消费疲弱、PPI通胀向CPI传导不畅三方面决定了CPI仍将在低位运行,全年CPI同比不会超过2%。 5月PPI同比和环比涨幅超预期主要受受以国内定价为主的煤炭和钢铁带动。 当前国内黑色系涨价主要受供给侧逻辑驱动,包括碳中和带来供给减少的长期预期,环保限产和煤矿安全整改的短期扰动,以及地缘政治引发的进口减少等。 目前全球定价的原油和有色对国内PPI通胀有影响,但不及黑色系的拉动。 未来政策微调下,国内供给侧修复的概率较大,黑色系的上涨压力或出现缓和,但全球定价的大宗商品涨价或仍对PPI高位运行构成支撑。 债市无须担忧PPI通胀,利率中期下行方向尚未结束。 对于供给侧驱动的PPI通胀,货币政策效用有限,收紧货币甚至会进一步加大中游制造业的成本,这与政策初衷相悖。 缓解当前PPI通胀的主要手段是破除约束供给侧的体制性障碍,把握好碳中和、环保限产的实施节奏。 人民币阶段性升值也能一定程度对冲输入性通胀压力。 因此PPI通胀对债市的冲击主要停留在情绪层面,并不对债市构成实质性利空。 经过3-5月份利率持续下行后,市场对资金面的中性预期已经得到修正,短期内债券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缺乏动力。 中期而言,考虑到地产调控趋严+信用收缩,内需开始转弱,外需对中国出口的拉动可能进入中后期,通胀更多表现为资产价格泡沫的形式,利率下行的趋势可能尚未结束。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超预期收紧;基本面改善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