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证券-【粤开策略周观点】厄尔尼诺概率上升,关注四条主线投资机会-230625

文本预览:
投资要点 7 月市场前瞻:可以关注哪些事件/关键词 1、厄尔尼诺 6 月以来我国多地遭遇高温天气,而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这一现象在未来或将延续:预计 7 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 除了国内,东南亚也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给经济活动造成了较大影响。苹果、三星电子等大厂在越南的生产受到冲击。 据中国海洋与气候变化信息网显示,世界气象组织(WMO)在 5 月初曾发布厄尔尼诺警告,根据其最新通报,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其预测:在 2023 年 5 月至 7 月期间,从 ENSO 中性转变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为 60%, 6-8 月将增加到约 70%, 7 月至 9 月将增加到 80%。 厄尔尼诺平均每 2 至 7 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 9 至 12 个月。厄尔尼诺对全球温度的影响通常在其出现的第二年逐渐展开,因此可能在 2024 年最为明显。 我们选取2000年以后的厄尔尼诺事件统计分析对 A股资本市场相关板块的表现 影 响 , 分 别 为 2002.5-2003.1 、 2004.7-2005.2 、 2006.8-2006.12 、2009.6-2010.2、 2014.10-2016.4、 2018.9-2019.6。 可以关注: 1)高温带来的空调、啤酒、煤炭等需求增加; 2)降水偏多给养殖、种植业带来的影响;3)治理线:环保、新能源发电。 2、端午假期/暑期 端午假期国内旅游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出行人次有所增长但人均消费明显下滑。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 1.06 亿人次,同比增长 32.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 亿元,同比增长 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94.9%。 端午假期休闲度假游渐成刚需,使得文化演艺游、避暑游等表现亮眼,短途旅游复苏趋势向好。我们认为, 随着暑期旺季即将到来,长线旅游需求有望得到持续释放,客流进一步提升,支撑相关板块景气上行,关注酒旅、航空铁路、餐饮、免税等板块。 不过另一方面,今年端午出行呈现短途、低价特征,疫情对经济生活与消费习惯的“疤痕效应”仍在。 从去哪儿的火车票预订情况来看,大城市出发高铁 2 小时可达的“朋友圈”较为火爆。结合文旅部数据来看,端午期间实现人均国内旅游收入为 352 元,近 4 年呈现缓慢增长态势,但距离疫情前 410元的水平仍有约 14%的提升空间,尚未达到疫情前的消费水平。 3、人民币汇率 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假期期间离岸人民币汇率突破 7.2 关口,接近去年 10 月中下旬的高位,本轮人民币贬值外部方面,与近期的美元强势有关;内部方面则与我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不及预期的经济修复趋势有关。 不过从汇率及北上资金的表现来看,本轮人民币贬值期间,北上资金表现“并不悲观、不出反进”: 上一轮人民币贬值期间(2022.8.11-2022.10.24) ,北上资金净流出超 450 亿元,本轮人民币贬值至今(2023.5.5-至今) ,北上资金反而整体净流入超百亿。 本周北上资金净流入居前的板块为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电子等板块。 大势研判 疫情放开后“强复苏”预期落空,地产未能如期回暖、消费复苏亦非坦途,内需不振信心不足使得经济修复进程不及此前预期,后续经济或将沿着弱复苏趋势演进。从库存周期来看,目前已行至主动去库的尾声,下半年有望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即复苏周期,历史上可类比的有 2013 及 2019 年。 以史鉴今, A 股基本遵循“政策底→信用底→基金底→市场底→盈利底”的大致传导,盈利底同步或滞后市场底形成。展望后市,当前市场处于等待政策发力刺激的窗口期,我们已确认了前三个底部形成,随着盈利底的到来,叠加外部流动性预期拐点,下半年有望见到市场更好的表现。 海外地缘政治扰动再起, 叠加国内政策预期升温, 后市建议关注四条主线: 1)弱复苏预期+景气回升+新一轮创新周期共同催化下的 TMT 板块; 2)复苏周期+扩内需+产业政策延续的板块,如汽车、新能源、家电、医药等; 3)关注“中特估+”投资机会,一是“中特估+一带一路”中顺周期的高端制造、新老基建等,二是“中特估+高分红/股息率”代表的大金融、能源、公用事业等板块。 4)关注可能受事件催化的板块,如高温厄尔尼诺事件、暑期/亚运会旅游等。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外风险持续扩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数据统计误差等
展开>>
收起<<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周观点】厄尔尼诺概率上升,关注四条主线投资机会-230625(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粤开策略周观点】厄尔尼诺概率上升,关注四条主线投资机会-230625(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粤开证券《【粤开策略周观点】厄尔尼诺概率上升,关注四条主线投资机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投资要点 7 月市场前瞻:可以关注哪些事件/关键词 1、厄尔尼诺 6 月以来我国多地遭遇高温天气,而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这一现象在未来或将延续:预计 7 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 除了国内,东南亚也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给经济活动造成了较大影响。苹果、三星电子等大厂在越南的生产受到冲击。 据中国海洋与气候变化信息网显示,世界气象组织(WMO)在 5 月初曾发布厄尔尼诺警告,根据其最新通报,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其预测:在 2023 年 5 月至 7 月期间,从 ENSO 中性转变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为 60%, 6-8 月将增加到约 70%, 7 月至 9 月将增加到 80%。 厄尔尼诺平均每 2 至 7 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 9 至 12 个月。厄尔尼诺对全球温度的影响通常在其出现的第二年逐渐展开,因此可能在 2024 年最为明显。 我们选取2000年以后的厄尔尼诺事件统计分析对 A股资本市场相关板块的表现 影 响 , 分 别 为 2002.5-2003.1 、 2004.7-2005.2 、 2006.8-2006.12 、2009.6-2010.2、 2014.10-2016.4、 2018.9-2019.6。 可以关注: 1)高温带来的空调、啤酒、煤炭等需求增加; 2)降水偏多给养殖、种植业带来的影响;3)治理线:环保、新能源发电。 2、端午假期/暑期 端午假期国内旅游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出行人次有所增长但人均消费明显下滑。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 1.06 亿人次,同比增长 32.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 亿元,同比增长 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94.9%。 端午假期休闲度假游渐成刚需,使得文化演艺游、避暑游等表现亮眼,短途旅游复苏趋势向好。我们认为, 随着暑期旺季即将到来,长线旅游需求有望得到持续释放,客流进一步提升,支撑相关板块景气上行,关注酒旅、航空铁路、餐饮、免税等板块。 不过另一方面,今年端午出行呈现短途、低价特征,疫情对经济生活与消费习惯的“疤痕效应”仍在。 从去哪儿的火车票预订情况来看,大城市出发高铁 2 小时可达的“朋友圈”较为火爆。结合文旅部数据来看,端午期间实现人均国内旅游收入为 352 元,近 4 年呈现缓慢增长态势,但距离疫情前 410元的水平仍有约 14%的提升空间,尚未达到疫情前的消费水平。 3、人民币汇率 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假期期间离岸人民币汇率突破 7.2 关口,接近去年 10 月中下旬的高位,本轮人民币贬值外部方面,与近期的美元强势有关;内部方面则与我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不及预期的经济修复趋势有关。 不过从汇率及北上资金的表现来看,本轮人民币贬值期间,北上资金表现“并不悲观、不出反进”: 上一轮人民币贬值期间(2022.8.11-2022.10.24) ,北上资金净流出超 450 亿元,本轮人民币贬值至今(2023.5.5-至今) ,北上资金反而整体净流入超百亿。 本周北上资金净流入居前的板块为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电子等板块。 大势研判 疫情放开后“强复苏”预期落空,地产未能如期回暖、消费复苏亦非坦途,内需不振信心不足使得经济修复进程不及此前预期,后续经济或将沿着弱复苏趋势演进。从库存周期来看,目前已行至主动去库的尾声,下半年有望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即复苏周期,历史上可类比的有 2013 及 2019 年。 以史鉴今, A 股基本遵循“政策底→信用底→基金底→市场底→盈利底”的大致传导,盈利底同步或滞后市场底形成。展望后市,当前市场处于等待政策发力刺激的窗口期,我们已确认了前三个底部形成,随着盈利底的到来,叠加外部流动性预期拐点,下半年有望见到市场更好的表现。 海外地缘政治扰动再起, 叠加国内政策预期升温, 后市建议关注四条主线: 1)弱复苏预期+景气回升+新一轮创新周期共同催化下的 TMT 板块; 2)复苏周期+扩内需+产业政策延续的板块,如汽车、新能源、家电、医药等; 3)关注“中特估+”投资机会,一是“中特估+一带一路”中顺周期的高端制造、新老基建等,二是“中特估+高分红/股息率”代表的大金融、能源、公用事业等板块。 4)关注可能受事件催化的板块,如高温厄尔尼诺事件、暑期/亚运会旅游等。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外风险持续扩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数据统计误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