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银证券-海力风电-301155-盈利能力逐步修复,静待23年海风需求释放-230428

上传日期:2023-04-28 14:22:49 / 研报作者:陶波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中银证券-海力风电-301155-盈利能力逐步修复,静待23年海风需求释放-230428.pdf
大小:51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银证券-海力风电-301155-盈利能力逐步修复,静待23年海风需求释放-230428

中银证券-海力风电-301155-盈利能力逐步修复,静待23年海风需求释放-230428
文本预览:

《中银证券-海力风电-301155-盈利能力逐步修复,静待23年海风需求释放-23042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海力风电-301155-盈利能力逐步修复,静待23年海风需求释放-23042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盈利能力逐步修复,静待23年海风需求释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海力风电(301155)   公司公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3亿元,同比减少70.09%,实现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减少81.58%;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1亿元,同比增加226.97%,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加7.20%。我们认为随着2023年海风项目需求释放,塔筒桩基价格情况逐步改善,公司产能逐步投放,预计公司23年业绩将“穿越低谷”重回增长轨道,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受海风行业影响,22年全年业绩持续承压。由于海风平价带来的价格下降和“抢装潮”后市场需求阶段性不足,叠加海上施工周期性的影响,塔筒管桩的需求量相应降低,价格出现下滑,同时“抢装潮”期间已完工项目结算进度影响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的账龄,计提减值准备1.47亿元,导致公司2022年业绩出现显著下滑。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3亿元,同比减少70.09%,实现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减少81.58%,综合毛利率14.75%,同比下滑14.38pct,净利率12.98%,同比下滑8.57pct。   风电装机需求逐步释放,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随着完成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逐步开工,塔筒桩基产品陆续开始交付安装,需求上涨推动塔筒价格有所回升,公司产能利用率提高,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1亿元,同比增加226.97%,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加7.20%,扣非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增长1658.03%;综合毛利率15.48%,同比提升8.81pct,环比下降0.87pct;净利率16.50%,同比下降25.02pct,环比提升23.59pct。   积极扩充产能新基地密集落地,完善北、东、南三位一体布局。公司上市以来宣布了多项在江苏省外的扩产计划,公司目前拥有海力海上、海力装备、海恒设备等多个生产基地,此外公司规划新增南通小洋口基地、启东吕四港基地、盐城滨海基地、山东东营基地、山东乳山基地、海南洋浦基地等,各基地分布基本实现国内沿海区域全覆盖,夯实区位优势,大幅提升国内接单能力,同时海南儋州基地能够辐射东南亚,显著提升公司出海能力。   纵向打通产业链,围绕风电领域打造三大核心板块提升核心竞争力。除传统的风电塔筒及桩基制造外,2021年12月公司宣布与中天科技合资设立江苏中海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从事海上风电工程承包业务,承接海上风电基础施工、维护等工程服务;此外公司还收购海恒如东切入风电场的开发建设及运营业务。公司紧紧围绕海上风电上下游,纵向打通产业链,最终形成了设备制造、新能源开发以及施工和运维三大板块并驱的业务形态,成为一家具有风电领域一站式服务能力的产品提供商和品牌服务商。   估值   根据海风项目的开工及装机进度情况,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49.13/97.59/132.98亿元,归母净利润6.98/11.96/17.2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海上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项目落地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