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东方电缆-603606-海风交付小年业绩不及预期,在手订单量足质优支撑未来成长-230313

文本预览:
东方电缆(603606) 公司发布2022年报告,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09亿元,同比下降11.64%;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下降29.14%。尽管由于国内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有所延缓,海缆交付有所延后,公司业绩略低于预期,但是公司在手订单充足,随着海上风电在23年进入快速增长期,公司作为国内海缆龙头企业之一,有望充分受益海风需求的快速释放,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海风交付小年,海缆延迟交付导致业绩不及预期。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09亿元,同比下降11.64%,其中陆缆系统39.77亿元,同比增长3.53%,海缆系统22.40亿元,同比下降31.55%,海洋工程7.88亿元,同比下降2.65%。2022年公司收入有所下滑,主要是受到21年海风抢装后需求下降以及疫情、军事审批等因素导致的海风建设进度延后等因素的影响,海缆交付有所下降。 各产品毛利率相对平稳,高附加值海缆收入下滑导致整体盈利能力下降。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毛利率22.38%,同比下降2.96pct,净利率12.02%,同比下降2.97pct,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毛利率较高的海缆系统收入占比下降所致。分产品来看,陆缆系统毛利率9.67%,同比上升0.18pct,海缆系统毛利率43.27%,同比下降0.63pct,海洋工程毛利率27.14%,同比上升2.00pct,各个产品的毛利率仍保持稳定。 23年海风装机有望快速增长,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支撑未来业绩。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海上风电招标17.93GW,已超过抢装前的2019年的历史最高招标量15.60GW,根据海上风电项目1-2年的建设周期,预计23年将开启海上风电装机的快速增长。根据公司公告,截止2023年3月7日公司在手订单91.30亿元,其中海缆系统57.50亿元,陆缆系统21.67亿元,海洋工程12.13亿元,充沛的在手订单对公司未来业绩形成有力的支撑。 稳步推进产能扩张,订单优质保障公司盈利能力。公司持续完善海缆产能布局,公司东部(北仑)基地实现全面投产,并积极推进南方产业布局,南方基地达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31亿元,公司在海缆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公司在手订单中220千伏及以上海缆、脐带缆占在手订单总额近50%,超过45亿元,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保障。 估值 根据海上风电项目的交付进度,我们调整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100.68/121.64/147.8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6.16/20.87/27.22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价格竞争超预期。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东方电缆-603606-海风交付小年业绩不及预期,在手订单量足质优支撑未来成长-23031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东方电缆-603606-海风交付小年业绩不及预期,在手订单量足质优支撑未来成长-230313(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海风交付小年业绩不及预期,在手订单量足质优支撑未来成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东方电缆(603606) 公司发布2022年报告,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09亿元,同比下降11.64%;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下降29.14%。尽管由于国内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有所延缓,海缆交付有所延后,公司业绩略低于预期,但是公司在手订单充足,随着海上风电在23年进入快速增长期,公司作为国内海缆龙头企业之一,有望充分受益海风需求的快速释放,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海风交付小年,海缆延迟交付导致业绩不及预期。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09亿元,同比下降11.64%,其中陆缆系统39.77亿元,同比增长3.53%,海缆系统22.40亿元,同比下降31.55%,海洋工程7.88亿元,同比下降2.65%。2022年公司收入有所下滑,主要是受到21年海风抢装后需求下降以及疫情、军事审批等因素导致的海风建设进度延后等因素的影响,海缆交付有所下降。 各产品毛利率相对平稳,高附加值海缆收入下滑导致整体盈利能力下降。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毛利率22.38%,同比下降2.96pct,净利率12.02%,同比下降2.97pct,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毛利率较高的海缆系统收入占比下降所致。分产品来看,陆缆系统毛利率9.67%,同比上升0.18pct,海缆系统毛利率43.27%,同比下降0.63pct,海洋工程毛利率27.14%,同比上升2.00pct,各个产品的毛利率仍保持稳定。 23年海风装机有望快速增长,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支撑未来业绩。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海上风电招标17.93GW,已超过抢装前的2019年的历史最高招标量15.60GW,根据海上风电项目1-2年的建设周期,预计23年将开启海上风电装机的快速增长。根据公司公告,截止2023年3月7日公司在手订单91.30亿元,其中海缆系统57.50亿元,陆缆系统21.67亿元,海洋工程12.13亿元,充沛的在手订单对公司未来业绩形成有力的支撑。 稳步推进产能扩张,订单优质保障公司盈利能力。公司持续完善海缆产能布局,公司东部(北仑)基地实现全面投产,并积极推进南方产业布局,南方基地达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31亿元,公司在海缆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公司在手订单中220千伏及以上海缆、脐带缆占在手订单总额近50%,超过45亿元,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保障。 估值 根据海上风电项目的交付进度,我们调整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100.68/121.64/147.8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6.16/20.87/27.22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价格竞争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