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学术文献研究系列第51期:基金收益预测的APB增强模型-230209

文本预览:
核心观点 基金收益预测的APB增强模型 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个人投资者参与证券投资的主要渠道。虽然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采用被动策略,但是大多数基金经理仍认为通过主动管理能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对基金经理业绩评价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基金之间存在相似的策略,从而导致模型残差具备一定的相关性,降低了对基金经理的区分能力。 本文基于基金收益率和基金投资目标,构建了一个额外的基准—主动可比基准(APB),其计算方式为取同类基金收益均值。然后使用Carhart四因子模型作为基础业绩评估模型,通过将APB残差加入到四因子模型中构建APB增强模型。 本文的核心问题是,与传统四因子模型相比,APB增强模型是否能更好地预测基金经理获取alpha收益的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引入APB增强模型显著地降低了同类基金之间的回归残差相关性,说明了APB成功地捕捉了同类基金的特质风险共性。通过组合构建,本文发现主动基金经理的alpha能力确实存在,而且APB增强模型在多个基金类别中显著提高了对优质基金的识别能力。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相关文献,不构成投资建议。
展开>>
收起<<
《国信证券-学术文献研究系列第51期:基金收益预测的APB增强模型-230209(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学术文献研究系列第51期:基金收益预测的APB增强模型-230209(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学术文献研究系列第51期:基金收益预测的APB增强模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基金收益预测的APB增强模型 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个人投资者参与证券投资的主要渠道。虽然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采用被动策略,但是大多数基金经理仍认为通过主动管理能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对基金经理业绩评价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基金之间存在相似的策略,从而导致模型残差具备一定的相关性,降低了对基金经理的区分能力。 本文基于基金收益率和基金投资目标,构建了一个额外的基准—主动可比基准(APB),其计算方式为取同类基金收益均值。然后使用Carhart四因子模型作为基础业绩评估模型,通过将APB残差加入到四因子模型中构建APB增强模型。 本文的核心问题是,与传统四因子模型相比,APB增强模型是否能更好地预测基金经理获取alpha收益的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引入APB增强模型显著地降低了同类基金之间的回归残差相关性,说明了APB成功地捕捉了同类基金的特质风险共性。通过组合构建,本文发现主动基金经理的alpha能力确实存在,而且APB增强模型在多个基金类别中显著提高了对优质基金的识别能力。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相关文献,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