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策略周报:股债再平衡-221120

文本预览:
近期货币市场紧张造成国债利率上涨,但当前债市不具备大幅调整的基础,而股债风险溢价朝着有利于权益的方向修复,股债趋向再平衡,A 股演绎慢牛的概率偏大。 股债趋向再平衡,A 股市场演绎慢牛的概率偏大。近期货币市场紧张造成国债利率上涨,但当前债市不具备大幅调整的基础,而股债风险溢价朝着有利于权益的方向修复。2004 年以来大多数区间 A 股与中债指数存在负相关性。中国短周期定位处于处于衰退后期向扩张前期过渡的阶段,国债的波动率会有所放大,资产组合要做好股债再平衡的配置,组合里面适当增加高股息大盘蓝筹 ETF 可能是一种抵御波动、增厚收益的策略。国内疫情对增长预期的扰动以及海外通胀对流动性紧缩的压制依然存在(约束条件变弱的趋势是不变的),一蹴而就的上涨较难出现,当前市场处于希望重建期,投资者分歧仍然很大, A 股演绎慢牛的概率偏大,医药(CXO、医疗设备、重要)和 TMT(传媒游戏、元宇宙、硬科技通信、半导体)值得关注。 数据低迷而预期向好,资金面冲击不改上行趋势。10 月经济数据依旧低迷。在外需走弱以及国内局部多地疫情频发的影响下,10 月生产、投资、消费全面走弱。总体来看,10 月经济数据的低迷并未超出市场预期,疫情和地产仍是压制内需的主要因素。上周末地产十六条与防疫措施的优化调整及时扭转了此前的悲观预期,当前市场仍处于实际偏弱而预期升温的过程中。本周债市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并一度出现短期赎回压力增加造成的负反馈效应。债市大跌造成的资金面冲击对于权益资产只会产生短期扰动,中长期走势最终取决于基本面趋势及幅度。回到当前,资本市场对于国内基本面已经计价了较为充分的悲观预期,而即将到来的第二库存周期很可能迎来中短周期的共振上行,基本面上行幅度较为可观,预计资金面的短期扰动过后,市场将会重回基本面上行趋势之中。 行业配置:继续把握三条主线,坚定配置高端制造与可选消费。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通胀的表述引发市场对于行业配置结构上是否需要加配通胀链的关注。我们认为本次调高关注源于对后期疫情管控措施放松后国内消费端潜在复苏的预判,尽管央行表述并非真实对通胀做出方向性的判断,但后期随着地产、疫情防控的边际确定性修复,相关变量的边际改善或仍为核心 CPI 上行的潜在助力,对“消费场景限制放松”主线相关行业关注度需进一步提升。上周人民网发文肯定游戏产业价值,政策驱动加速游戏出海,经济向扩张前期转换,消费电子有望受益经济复苏。行业配置关注:关注 1)政策与流动性环境双利好的高端制造行业:信创(操作系统、数据库)、国防军工、半导体设备、光伏、风电、储能、海缆以及CRO、医疗器械、面板;2)有望受益于经济复苏的可选消费:游戏、消费电子、消费者服务、航空机场、VR、元宇宙等。 官媒肯定电子游戏产业价值,政策面触底推动头部公司发展重上快车道。人民网发布《深度挖掘电子游戏产业价值机不可失》一文指出电子游戏已成为对一个国家的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予以游戏产业更为客观多元的战略认识。这是官媒在时隔数月后,重新肯定电子游戏行业产业价值,舆论上给出积极信号。而 11 月版号发布中行业龙头均有版号落地,且均为重点 IP 游戏项目,未来版号发放有望常态化。游戏行业具备重要的科技意义,在助力 5G、芯片产业、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产业发展中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望助力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转型。预计后续行业供给端将持续优化,头部公司发展有望重上快车道,行业估值进入上升周期,重点建议关注新品管线丰富的行业龙头公司以及出海业务持续推进的行业精品公司。 风险提示:逆周期政策不及预期,疫情发展超预期恶化。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策略周报:股债再平衡-221120(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策略周报:股债再平衡-221120(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策略周报:股债再平衡》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近期货币市场紧张造成国债利率上涨,但当前债市不具备大幅调整的基础,而股债风险溢价朝着有利于权益的方向修复,股债趋向再平衡,A 股演绎慢牛的概率偏大。 股债趋向再平衡,A 股市场演绎慢牛的概率偏大。近期货币市场紧张造成国债利率上涨,但当前债市不具备大幅调整的基础,而股债风险溢价朝着有利于权益的方向修复。2004 年以来大多数区间 A 股与中债指数存在负相关性。中国短周期定位处于处于衰退后期向扩张前期过渡的阶段,国债的波动率会有所放大,资产组合要做好股债再平衡的配置,组合里面适当增加高股息大盘蓝筹 ETF 可能是一种抵御波动、增厚收益的策略。国内疫情对增长预期的扰动以及海外通胀对流动性紧缩的压制依然存在(约束条件变弱的趋势是不变的),一蹴而就的上涨较难出现,当前市场处于希望重建期,投资者分歧仍然很大, A 股演绎慢牛的概率偏大,医药(CXO、医疗设备、重要)和 TMT(传媒游戏、元宇宙、硬科技通信、半导体)值得关注。 数据低迷而预期向好,资金面冲击不改上行趋势。10 月经济数据依旧低迷。在外需走弱以及国内局部多地疫情频发的影响下,10 月生产、投资、消费全面走弱。总体来看,10 月经济数据的低迷并未超出市场预期,疫情和地产仍是压制内需的主要因素。上周末地产十六条与防疫措施的优化调整及时扭转了此前的悲观预期,当前市场仍处于实际偏弱而预期升温的过程中。本周债市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并一度出现短期赎回压力增加造成的负反馈效应。债市大跌造成的资金面冲击对于权益资产只会产生短期扰动,中长期走势最终取决于基本面趋势及幅度。回到当前,资本市场对于国内基本面已经计价了较为充分的悲观预期,而即将到来的第二库存周期很可能迎来中短周期的共振上行,基本面上行幅度较为可观,预计资金面的短期扰动过后,市场将会重回基本面上行趋势之中。 行业配置:继续把握三条主线,坚定配置高端制造与可选消费。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通胀的表述引发市场对于行业配置结构上是否需要加配通胀链的关注。我们认为本次调高关注源于对后期疫情管控措施放松后国内消费端潜在复苏的预判,尽管央行表述并非真实对通胀做出方向性的判断,但后期随着地产、疫情防控的边际确定性修复,相关变量的边际改善或仍为核心 CPI 上行的潜在助力,对“消费场景限制放松”主线相关行业关注度需进一步提升。上周人民网发文肯定游戏产业价值,政策驱动加速游戏出海,经济向扩张前期转换,消费电子有望受益经济复苏。行业配置关注:关注 1)政策与流动性环境双利好的高端制造行业:信创(操作系统、数据库)、国防军工、半导体设备、光伏、风电、储能、海缆以及CRO、医疗器械、面板;2)有望受益于经济复苏的可选消费:游戏、消费电子、消费者服务、航空机场、VR、元宇宙等。 官媒肯定电子游戏产业价值,政策面触底推动头部公司发展重上快车道。人民网发布《深度挖掘电子游戏产业价值机不可失》一文指出电子游戏已成为对一个国家的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予以游戏产业更为客观多元的战略认识。这是官媒在时隔数月后,重新肯定电子游戏行业产业价值,舆论上给出积极信号。而 11 月版号发布中行业龙头均有版号落地,且均为重点 IP 游戏项目,未来版号发放有望常态化。游戏行业具备重要的科技意义,在助力 5G、芯片产业、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产业发展中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望助力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转型。预计后续行业供给端将持续优化,头部公司发展有望重上快车道,行业估值进入上升周期,重点建议关注新品管线丰富的行业龙头公司以及出海业务持续推进的行业精品公司。 风险提示:逆周期政策不及预期,疫情发展超预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