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渤海证券-FOF研究系列之二:偏股型基金的因子测试-210630

上传日期:2021-06-30 18:03:26 / 研报作者:宋旸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渤海证券-FOF研究系列之二:偏股型基金的因子测试-210630.pdf
大小:104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渤海证券-FOF研究系列之二:偏股型基金的因子测试-210630

渤海证券-FOF研究系列之二:偏股型基金的因子测试-210630
文本预览:

《渤海证券-FOF研究系列之二:偏股型基金的因子测试-210630(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渤海证券-FOF研究系列之二:偏股型基金的因子测试-210630(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本篇报告中,我们选择了规模因子、收益类因子、风险类因子和持有人结构因子,对偏股型基金的进行因子测试,并构建投资组合。

基金规模因子与基金未来业绩呈现负相关关系。

由于规模过小基金面临清盘风险,我们在构建投资组合时剔除了规模1亿以下的基金。

剔除规模1亿以下的基金后,小规模组基金的超额收益更加稳定。

我们统计了不同时间长度的各种收益类因子与基金未来收益的关系。

总体来看,各种收益类因子与基金未来业绩均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历史收益率因子和夏普比率因子在2015年表现有所回撤,其余年份均表现较好。

Alpha因子在2015年回撤较小,表现出了更好的稳定性。

风险类因子方面,我们统计了不同时间长度的最大回撤因子与基金收益的关系。

2019年之前,最大回撤与基金收益呈现正相关关系,即最大回撤越大、基金未来收益越高。

2019年之后,因子收益出现了反转,最大回撤越小的基金,在未来更加可能取得更好的收益。

我们测试了基金上季度机构持有占比、与基金从业者持有占比两个因子作为持有人结构因子。

两个因子均取得了较好的选股效果。

机构持有者、基金从业者持有占比更高的基金,未来更有可能取得较好收益。

其中基金从业者持有占比因子的稳定性与收益能力高于机构持有占比因子。

综合相关性测试以及单因子回测结果。

在收益类因子中,我们选择表现较好的12个月夏普比率因子和6个月Alpha因子合成收益类因子。

除此之外,我们选择规模因子、6个月最大回撤因子和基金从业者持有占比因子。

采取等权的形式,以3个月调仓的频率构建基金投资组合。

组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可以显著跑赢偏股型基金指数与沪深300指数。

风险提示:随着市场环境变化,模型存在失效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