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怡合达-301029-2022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0%,新兴产业需求高景气-221028

文本预览:
怡合达(301029) 核心观点 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7.9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03%。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33亿元,同比增长37.92%;归母净利润4.17亿元,同比增长36.03%。单季度来看,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69亿元,同比增长40.20%;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44.94%。收入业绩较快增长,主要系下游需求旺盛,公司一站式服务能力竞争优势显著。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40.38%/22.76%,同比变动-3.60/-0.32个pct;单季度来看,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为40.22%/23.85%,同比变动-3.98/+0.78个pct,毛利率小幅下降主要系会计政策调整将运费及包装费由销售费用转入营业成本核算。费用端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4.24%/6.13%/3.70%/-0.46%,同比变动-2.31/-0.20/-0.13/-0.07个pct,整体有所下降。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30亿元,同比增加65.53%,主要系收到货款增加。一站式服务构建核心壁垒,长期受益智能制造大趋势。公司是国内FA零部件一站式供应龙头,建立包含上百万个SKU的零部件标准化体系,解决非标零部件设计效率低和采购成本高的痛点,帮助客户系统性降低自动化设备综合成本。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凭借较强的供应链管理和平台化运营优势,一站式服务能力竞争优势显著,在工程师客户群体中积累了深厚的品牌和客户资源。公司目前覆盖锂电、3C、汽车、光伏、工业机器人、医疗、半导体等行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下游需求旺盛,并且公司持续拓宽下游应用领域和客户覆盖面,在智能制造大趋势下发展空间广阔。公司2022年6月颁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7月向131位核心业务与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5.17%)授予154.56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的0.32%)。公司制定业绩考核目标为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4/31/40亿元,同比增长33.12%/29.17%/29.03%,或净利润不低于5.00/6.20/7.80亿元,同比增长24.69%/24.00%/25.81%,充分激励广大员工,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FA零部件龙头,一站式服务能力构建较强竞争壁垒,长期受益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大趋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6.02/8.41/11.33亿元,对应EPS为1.25/1.75/2.35元,对应PE为58/42/31倍,维持“增持”评级。
展开>>
收起<<
《国信证券-怡合达-301029-2022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0%,新兴产业需求高景气-221028(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怡合达-301029-2022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0%,新兴产业需求高景气-221028(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2022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0%,新兴产业需求高景气》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怡合达(301029) 核心观点 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7.9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03%。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33亿元,同比增长37.92%;归母净利润4.17亿元,同比增长36.03%。单季度来看,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69亿元,同比增长40.20%;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44.94%。收入业绩较快增长,主要系下游需求旺盛,公司一站式服务能力竞争优势显著。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40.38%/22.76%,同比变动-3.60/-0.32个pct;单季度来看,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为40.22%/23.85%,同比变动-3.98/+0.78个pct,毛利率小幅下降主要系会计政策调整将运费及包装费由销售费用转入营业成本核算。费用端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4.24%/6.13%/3.70%/-0.46%,同比变动-2.31/-0.20/-0.13/-0.07个pct,整体有所下降。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30亿元,同比增加65.53%,主要系收到货款增加。一站式服务构建核心壁垒,长期受益智能制造大趋势。公司是国内FA零部件一站式供应龙头,建立包含上百万个SKU的零部件标准化体系,解决非标零部件设计效率低和采购成本高的痛点,帮助客户系统性降低自动化设备综合成本。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凭借较强的供应链管理和平台化运营优势,一站式服务能力竞争优势显著,在工程师客户群体中积累了深厚的品牌和客户资源。公司目前覆盖锂电、3C、汽车、光伏、工业机器人、医疗、半导体等行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下游需求旺盛,并且公司持续拓宽下游应用领域和客户覆盖面,在智能制造大趋势下发展空间广阔。公司2022年6月颁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7月向131位核心业务与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5.17%)授予154.56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的0.32%)。公司制定业绩考核目标为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4/31/40亿元,同比增长33.12%/29.17%/29.03%,或净利润不低于5.00/6.20/7.80亿元,同比增长24.69%/24.00%/25.81%,充分激励广大员工,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FA零部件龙头,一站式服务能力构建较强竞争壁垒,长期受益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大趋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6.02/8.41/11.33亿元,对应EPS为1.25/1.75/2.35元,对应PE为58/42/31倍,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