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爱柯迪-600933-新能源收入占比提升,单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19%~156%-221021

《国信证券-爱柯迪-600933-新能源收入占比提升,单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19%~156%-22102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爱柯迪-600933-新能源收入占比提升,单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19%~156%-22102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新能源收入占比提升,单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19%~156%》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爱柯迪(600933) 事项: 2022 年 10 月 20 日, 爱柯迪发布 2022 年三季度业绩预告。 2022 年 1-9 月, 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9~4.2 亿元(扣非 3.8~4.1 亿元) , 同比增长 40%~51%(扣非同比增长 73%~87%) 。 2022 年 Q3 实现归母净利润 1.77~2.07 亿元(扣非 1.94~2.24 亿元) , 同比/环比分别增长 119%~156%/38%~62%(扣非同比/环比增长 177%~220%/58%~82%) 。 2022 年 9 月 28 日, 公司发布公告, 完成 15.7 亿元可转债发行, 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项目。 项目新增建筑面积 137,255 平方米, 新增中大型精益压铸单元、 数控加工中心等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 共计 704 台(套) 。 项目建成后, 新增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单元、 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 新能源汽车车身部件和新能源汽车电控及其他类壳体等 710 万件产能。 国信汽车观点: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为产品结构完善、 新能源客户贡献收入增长及外部环境改善。 1) 公司坚定“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 的产品定位, “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 业务增长强劲, 国内新能源汽车客户收入规模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 公司不断完善产品结构, 新项目增长强劲, 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 基本实现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 智能驾驶/ADAS 影像系统、 热管理系统用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产品全覆盖, 汽车结构件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2) 公司致力“打造隐形冠军, 铸就百年企业” 。 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苦练内功, 叠加国际海运费回落明显, 美元回升等外部因素好转, 经营质量得以改善。 公司现有生产场地主要满足中小件和部分新能源中大件产品的需求, 募投项目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及大型结构件, 产品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单元、 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 新能源汽车车身部件和新能源汽车电控及其他类壳体等产品; 并将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中大型精益压铸单元, 进一步加大公司在中大型压铸设备上的投入, 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及大型结构件的布局, 实现公司战略转型升级。 一体化压铸车身是轻量化技术的升级, 减少车身零件数量, 使得车身结构大幅简化; 在轻量化的同时, 简化供应链环节, 具备降低车重减少电池成本、 原材料利用率高、 工厂占地面积减少等多种优点, 实现汽车组装效率大幅提升。 公司将引进 800 吨到 8400 吨不等的国内外先进中大型精益压铸单元, 增强公司在一体化压铸领域竞争力。 公司是铝压铸转向、 制动、 动力、 雨刮等中小件隐形龙头, 在提升传统产品市占率的同时铝压铸品类向新能源化、 智能化发展。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 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5.44/7.28/9.42 亿元,对应 EPS 为 0.63/0.84/1.09 元, 对应 PE 为 30/23/17 倍。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 考虑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和确定性, 维持一年期(2023 年) 目标估值 21-25 元, 对应 2023 年 PE 为 25-30 倍, 维持“增持” 评级。 评论: 公司发布业绩预告, 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 119%~156% 2022 年 10 月 20 日, 爱柯迪发布 2022 年三季度业绩预告。 2022 年 1-9 月, 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9~4.2 亿元(扣非 3.8~4.1 亿元) , 同比增长 40%~51%(扣非同比增长 73%~87%) 。 2022 年 Q3 实现归母净利润 1.77~2.07 亿元(扣非 1.94~2.24 亿元) , 同比/环比分别增长 119%~156%/38%~62%(扣非同比/环比增长 177%~220%/58%~82%) 。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为产品结构完善、 新能源客户贡献收入增长及外部环境改善。 1) 公司坚定“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 的产品定位, “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 业务增长强劲, 国内新能源汽车客户收入规模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 公司不断完善产品结构, 新项目增长强劲, 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 基本实现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 智能驾驶/ADAS 影像系统、 热管理系统用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产品全覆盖, 汽车结构件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2) 公司致力“打造隐形冠军, 铸就百年企业” 。 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苦练内功, 叠加国际海运费回落明显, 美元回升等外部因素好转, 经营质量得以改善。 完成 15.7 亿元可转债发行, 用于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项目 2022 年 9 月 28 日, 公司发布公告, 完成 15.7 亿元可转债发行, 其中原股东配售的爱迪转债总计为 12.3亿元, 约占本次发行总量 78.14%。 本次募资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项目。 项目新增建筑面积 137,255 平方米, 新增中大型精益压铸单元、 数控加工中心等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 共计 704 台(套) 。 项目建成后, 新增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单元、 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 新能源汽车车身部件和新能源汽车电控及其他类壳体等 710 万件产能。 新能源汽车催生铝合金压铸新赛道。 与燃油车相比, 电动车在车身、 底盘结构件上更加积极采用铝合金压铸件。 随着高真空压铸工艺、 大吨位压铸机的发展, 铝合金压铸的结构件可以满足性能上的要求, 使得该类产品在新能源车得以普及。 公司现有生产场地主要满足中小件和部分新能源中大件产品的需求, 本项目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及大型结构件, 产品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单元、 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 新能源汽车车身部件和新能源汽车电控及其他类壳体等产品; 并将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中大型精益压铸单元, 进一步加大公司在中大型压铸设备上的投入, 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及大型结构件的布局, 实现公司战略转型升级。 一体化压铸车身是轻量化技术的升级, 减少车身零件数量, 使得车身结构大幅简化; 在轻量化的同时, 简化供应链环节, 具备降低车重减少电池成本、 原材料利用率高、 工厂占地面积减少等多种优点, 实现汽车组装效率大幅提升。 本项目将引进 800 吨到 8400 吨不等的国内外先进中大型精益压铸单元, 增强公司在一体化压铸领域竞争力 产品转型加速, 未来成长可期 铝压铸行业龙头, 产品转型加速。 公司是全球布局的中小件铝压铸行业龙头, 主要产品包括汽车雨刮系统、汽车动力系统、 汽车热管理系统、 汽车转向系统等中小型压铸件, 细分市场份额在 30%左右。 近年来, 公司产品结构从中小件不断延伸至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及结构件, 在生产能力、 产品种类、 产品质量等方面得到了众多全球知名的大型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新能源主机厂认可,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及结构件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比重持续提升。 公司未来在持续中小件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上, 力争至2025年以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及结构件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占比超过30%, 2030年达到 70%, 实现战略转型升级。 客户资源优质, 业务覆盖范围广。 国内领先的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全球化服务专业供应商, 公司的业务均衡覆盖美洲、 欧洲以及亚洲的汽车工业发达地区, 主要客户为全球知名的大型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新能源主机厂。 至目前, 已获得或已开发博世、 大陆、 联合电子、 麦格纳、 马勒、 三菱电机、 李尔、 舍弗勒、 博泽、 埃贝赫、 Proterra、 伟创力、 采埃孚、 日本电产、 Stellantis、 Romeo Power、 博格华纳、速腾聚创、 汇川技术、 邦奇、 海康威视、 舜宇集团、 宁德时代、 Canoo、 蔚来、 零跑汽车、 理想汽车等新能源汽车、 汽车智能化新客户或新项目, 新能源汽车项目占新项目的比重持续提高。 生产基地扩建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托底订单释放。 截止八月, 柳州生产基地已完成交付, 生产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 爱柯迪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项目、 墨西哥北美生产基地按计划正抓紧建设, 预计于 2022年下半年竣工交付投入使用; 另外, 公司于 2022 年年初在安徽马鞍山签署《投资协议书》 , 分期建设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零部件及汽车结构件智能制造项目, 目前已完成土地摘牌, 该项目正在紧张有序的设计规划中, 为后续订单的释放做好产能储备。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 维持“增持” 评级。 公司是铝压铸转向、 制动、 动力、 雨刮等中小件隐形龙头, 提升传统产品市占率同时铝压铸品类向新能源化、 智能化发展。 公司研发能力优秀、 生产技术成熟、 管理经验高效,募投项目投产有助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以及汽车轻量化领域竞争力。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 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5.44/7.28/9.42 亿元, 对应 EPS 为 0.63/0.84/1.09 元,对应 PE 为 30/23/17 倍。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 考虑公司未来成长性和确定性, 维持一年期(2023 年) 目标估值 21-25 元, 对应 2023 年 PE 为 25-30 倍,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拖累汽车销量, 客户及品类拓展不及预期, 技术迭代不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