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2022年第二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220812

《国信证券-《2022年第二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22081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2022年第二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22081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
8月10日18时00分,央行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评论: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是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另外受消费需求复苏回暖、PPI向CPI滞后传导、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周期开启、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仍处高位等因素影响,国内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下一阶段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
上半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二季度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后期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
对国内当前经济的描述:2022年上半年,受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疫情散发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5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成效显现,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二季度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另外,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上半年我国保持了物价形势的稳定。
对国外经济的判断:高通胀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加快加码收紧货币政策,叠加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冲突、能源粮食危机等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转弱,金融市场震荡和部分经济体“硬着陆”的风险值得关注。
对国内未来经济形势判断: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一方面,高通胀问题正成为多数经济体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治理高通胀,主要发达经济体加快收紧货币政策,通过外贸外资、汇率波动和金融市场等渠道给新兴经济体带来的溢出影响明显加大,全球经济活动边际放缓、部分经济体硬着陆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国内消费恢复面临居民收入不振、资产负债表受损和消费场景受限等挑战,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还存在一些难点堵点,服务业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青年人就业压力较大,稳经济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对国内通胀形势的描述和判断:全年物价水平保持总体稳定,但要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预计全年CPI平均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有望实现,PPI涨幅年内大体延续下行态势。下一阶段,受消费需求复苏回暖、PPI向CPI滞后传导、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周期开启、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仍处高位等因素影响,国内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预计下半年CPI涨幅将有所上行,中枢较上半年水平抬升,一些月份涨幅可能阶段性突破3%。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的变化点:“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更高质量的支持”
对2022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思路的总结: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支持。
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的展望: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和2022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此次提到的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的变化有:
(1)“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替换为“抓好政策措施落实,着力稳就业稳物价,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2)增加“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3)增加“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我们认为,相比于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此次的政策目标有所增多,通胀压力逐渐显现。
其它亮点
1、专栏3《近年来信贷结构的演变和趋势》中提到,随着城镇化进程边际趋缓和房地产长周期趋势演变,过去量级较大的基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需求减弱,而普惠小微、高技术制造业等贷款体量仍相对较小,加上直接融资呈上升趋势,信贷增速在新旧动能换档和融资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会有所回落,但这是适配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反映,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仍将保持基本匹配。
点评:信贷增速的回落可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结果。
2、专栏4《全年物价仍可实现预期目标但应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中提到,近期全球通胀水平持续高位运行,与发达经济体央行前期对通胀形势有所误判、政策调整落后于市场曲线密切相关,也给我国宏观调控带来启示和借鉴。应当看到,保持币值稳定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责,维护通胀平稳是宏观大盘稳定的题中之义,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环境要求。任何时刻,中央银行都应该对物价走势的边际变化保持高度关注,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客观研判未来通胀形势,未雨绸缪做好政策安排。
点评:以史为镜,密切关注国内外通胀形势变化。
3、截至7月底,人民银行已上缴结存利润1万亿元,相当于全面降准近0.5个百分点的政策力度。
点评:上缴结存利润也是投放基础货币,今年央行上缴力度很大。
数据方面,超额准备金率保持在较高位,贷款加权利率创历史新低,失业率明显上升
1、银行间流动性合理充裕。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5%,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末低0.2个百分点,绝对水平仍处于近些年同期中等水平。
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二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国内就业压力有所加大。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5%,回落至今年2月水平。
3、6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41%,较3月下降24BP,创有统计以来低位。其中,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76%,较3月下降22BP;票据融资1.86%,较3月下降54BP;个人住房贷款4.62%,较3月下降87BP。另外,6月一般贷款中利率高于LPR的贷款占比为62.39%,利率等于LPR的贷款占比为7.82%,利率低于LPR的贷款占比为29.8%,贷款利率加点区间占比较3月继续减少。
风险提示
国内疫情反复扰动,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