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弘业期货-利多新季,美农七月报告分析-220715

上传日期:2022-07-20 10:00:49 / 研报作者:陶朝辉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弘业期货-利多新季,美农七月报告分析-220715.pdf
大小:21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弘业期货-利多新季,美农七月报告分析-220715

弘业期货-利多新季,美农七月报告分析-220715
文本预览:

《弘业期货-利多新季,美农七月报告分析-220715(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业期货-利多新季,美农七月报告分析-220715(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弘业期货《利多新季,美农七月报告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需求的下调   七月报告中,USDA对2021/22年度世界需求进行了下调,其中中国2022/23年度的大豆进口预估由上期的9900万吨下调至9800万吨,消费也由6月预估的10872万吨下调200万吨至10672万吨;世界消费需求也由36465万吨下调至36313万吨;不过2022/23年度的世界消费需求预估提升了31万吨至37775万吨,但美国的消费需求下调了29万吨至6449万吨,此外中国的2022/23年度消费预估维持不变。   实际上,中国大豆进口需求受到长期的大幅亏损的盘面榨利影响,当美豆期价不再上涨时,中国的大豆进口“增速”很快地得到了反应,最近的美豆惨淡的出口检验和出口销售即是一个证明。如7月14日的USDA一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止7月7日当周,2021/22年度大豆出口净减36.29万吨。   另外,从下游畜产品产量看中国大豆的实际需求,增长的趋势已趋于平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上半年,生猪出栏36587万头,同比增长8.4%,有望在八年后出栏量重新冲击2014年的高位73510万头;而在过去的八年期间,国内肉类产量从2014年的8817万吨到2021年的8990万吨仅仅增长了2%,同期大豆进口量则7140万吨增加至9653万吨,增长了35.2%。当然其中有其他饲料原料替代物的影响,比如菜粕和DDGS,及养殖结构的改变,如规模化养殖份额的提高,生猪占整体畜产品养殖份额的提高等因素,但库存/进口比例的上升也说明了增加的大豆进口逐渐转变为库存的态势。   2、产量和库存   产量方面,七月报告调升了2021/22年度世界大豆产量至35274万吨,六月为35199万吨,但调降了2022/23年度世界大豆产量至39140万吨,六月为39469万吨,其中主要是美国产量由上月的12628万吨下调至12261万吨,反应了近期美豆产区中西部地区天气干燥炎热的影响。   库存方面,同样,2021/22年度世界大豆库存由六月的8615万吨上调至七月的8873万吨,其中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国的库存均上调;2022/23年度的世界库存则较六月下调至9961万吨,上月预估10046万吨,其中除阿根廷外,中国、美国和巴西的库存均预期下调。   3、小结   总的来看,美农七月报告对2021/22年度的数据进行了“利空”方向的调整,而对于2022/23年度的数据的调整则趋于利多。虽然从产量上,干旱天气的影响容易理解,但对于消费数据的增长,似乎找不出明确的增长因素,特别是中国的需求增长已出现了一些问题,且在美联储大举加息之后,世界经济面临衰退之际,世界大豆消费的增长的趋势性预估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持。   此外,七月报告中对南美巴西阿根廷新年度产量预估、一如上年存在“先高估后调整再回溯”的春秋笔法,世界大豆产量存在较大的“减产”概率成常态,后续的报告在天气方面的利多空间一如既往地留下了让人想象的余地。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